Page 333 - 尚古存珍---—古董珍玩专场
P. 333

1338  清乾隆  铜鎏金双龙戏珠水晶球摆件

                说明: 拍品由铜鎏金器座级玻璃球组成,器座塑造为双龙首尾相接造型,龙之五爪孔武有力,支撑着整器以保持平稳,龙身浑圆饱满,周
                    身覆盖鳞片,背脊鳞片尽竖,须髯随风飘动,动态十足。龙首大小适中,双目圆睁,口部微张,犄角向脑后背去。浑圆饱满,通透
                    的水晶球置于其上,形成二龙戏珠的灵动场景。
                    在世界范围内,美国华盛顿斯密逊博物馆藏有一直径为 21 厘米的天然水晶球,堪称世界之最。英国皇家博物馆则亦藏有直径 19.5
                    厘米的水晶球,也是水晶球中的至罕之珍。而此件水晶球摆件球体形体之巨,达 25 厘米,材质之纯,工艺之精,且配饰精美鎏金
                    双龙基座,金光熠熠又不失端庄肃穆,与球体相结合,实可谓锦上添花,相得益彰。
                    关于龙的起源及龙纹的成因尚无统一定论。一般认为,龙纹源于远古的图腾崇拜,是那些以蛇或鳄鱼等动物为图腾的部落在联并融
                    合过程中将各自图腾综合的结果。也有人认为,龙是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闪电或彩虹等自然现象做出的解释或想
                    象。还有人认为,龙的形象并非源于某一具体的事物,而是赖以寄托各种特定观念的形骸,是观念的形象表述。龙纹的雏形最早见
                    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中。但与今天我们所见龙纹有很大的差异,龙的形象是在历朝历代不断完善之后逐渐形成定式。
                    明清时期是龙纹最后定型阶段,龙的外形增强威猛、华贵和狞厉的特性。其基本形象以“三停九似”为标准:自首至膊,自膊至腰,
                    自腰至尾是为“三停”,从总体上规定了龙的布局。“九似”是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
                    似虎、耳似牛,从局部规定了龙的具体形象,从而具备了完整的结构。因此使用龙纹作为器物装饰,或形象塑造也是晚近的事情了。
                    拍品器座龙的形象已经完备,气势飞扬,结合鎏金工艺,更为难得。
                参阅:北京远方,2013 年 12 月 1 日,编号 0617,成交价 RMB 713,000。
                A GILT-BRONZE DOUBLE DRAGON PLAYING PEARL CRYSTAL DECORATION
                Qing QianLong Dynasty
                球 25 cm. Diam. 座 24.5×18 cm 座 3415g Grammage
                RMB: 300,000-500,000















                                                                                           北京远方,2013 年 12 月 1 日
                                                                                          编号 0617,成交价 RMB 713,000






































                                                           1338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