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8 - 尚古存珍---—古董珍玩专场
P. 288

1269  明  铜六臂准提佛母坐像

                说明: 准提佛母,又称准提观音、七俱胝佛母,其造型有多种形象,此尊造像表现的是三面六臂准提观音。常修持准提观音像,可摧破一
                    切众生之惑业,成就延命、除灾、求子诸愿。
                    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经过后弘初期西藏本土与外来艺术的不断碰撞和融合,到 13 世纪时开始朝着西藏本土艺术的方向发展,形成了
                    具有西藏和中华民族审美特色的不同地域造像风格,如萨迦风格、夏鲁风格、丹萨替风格、达隆风格,以及远离西藏本土的西夏风
                    格和元代宫廷风格。从整体风格上看,此像既具藏传造像鲜明特点,又带有中原地区造像的审美特征,是一尊明代早期中原地区的
                    汉藏风格造像。但仔细端详和分析,其诸多艺术表现带有中原地区元代造像的审美特征和西藏地区元代造像艺术元素。此尊菩萨像
                    在材质、冠饰、躯体和璎珞装饰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元代宫廷造像风格的鲜明特点。
                    此尊造像体量硕大,一面六臂,头戴宝冠,发髻高束,发丝刻画细致。面庞方阔,弯眉细目,嘴角含笑,表情祥和静谧,颈部三道
                    蚕节纹,宽肩细腰,身躯壮硕而伟岸,肩披通肩式天衣,袒露前胸,挂璎珞长链,下着束腰长裙,衣缘錾刻花卉纹。主臂与腹前结
                    禅定印托宝瓶,并吃莲茎,莲花于肩头开敷,余臂持宝镜、金刚铃等法器。跣足,佩连珠钏,全跏趺端坐于莲座之上。莲座宽大,
                    莲瓣肥大饱满,应当受到了元代蒙古人审美情趣的影响。
                    这种躯体造型在元代汉藏造像上都有明显的体现,较为特殊的一点是仰莲瓣以横向阴刻的方法凸出质感,并与覆莲瓣区分。在衣纹
                    表现上,此像衣纹写实流畅,极富质感,明显采用了中原传统表现手法,与明代宫廷造像的衣纹表现一致。且胸前璎珞的排列样式
                    与永宣造像相似。它们均以多个 U 字形璎珞相连而装饰于胸前。因此此件应是受了元代宫廷造像影响的明早期汉藏风格的宫廷造像。
                参阅:西泠拍卖 2017 年 12 月 23 日,编号 1162,“明 铜六臂准提坐像”,成交价 RMB 2,875,000
                A BRONZE SEATED OF SIX-ARMED MOTHER OF TIFO
                Ming Dynasty
                31 cm. Height. 4651g Grammage
                RMB: 30,000-50,000















          西泠拍卖 2017 年 12 月 23 日
                编号 1162
           成交价 RMB 2,875,000





































                                                           1269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