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9 - 尚古存珍---—古董珍玩专场
P. 279

1262  明  铜男相骑吼观音

                说明: 据佛经言,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三种应化身,可依问道之人的身份不同而化现男身、女身、帝王身、婆罗门身,甚至可变化为樵夫牧
                    竖等身形为之说法。在唐代以前观音面相多属男相,至宋元间,则已流行女相观音。明代时女相观音更是被赋予送子等诸多神力,
                    故男相观音为另类之作,数量较为少见,故而珍贵难得。
                    观音像以精铜为材,老年像,短发卷翘,长辨垂肩,丰颊宽额,弯眉细目,直鼻小嘴长须,面容沉静高贵。左手于脐前结斯克印,
                    右手当胸持药果,前胸袒露,双肩披长袍天衣,衣缘以细密的珍珠锦地相衬,其上錾刻云纹,衣物包覆双腿,半跏趺倚坐于狮吼背上,
                    狮呈俯卧状,胡须垂底,尾长卷毛,四爪如犬爪,姿态威猛有力。
                    此尊男相观音形象特殊,与常见中原观音造像不同,特殊有二:
                    第一,观音菩萨本是界于男和女的之间无漏的圣人,但是事实上无论是佛经还是佛教艺术上,总喜欢让菩萨随顺世间,带上世俗的
                    性别。在早期印度佛教中,菩萨多以男性身份出现,那时佛经中称菩萨为善男子、伟丈夫、勇猛大丈夫等等。在中原佛教造像中,
                    唐代以后就比较少见到大胡子的男相观音造型了,多为俊朗的美男子或女性形象,留有长髯的男性形象极为少见。至明代始观音菩
                    萨的造像基本以女相为多见,男相则十分少见,而此尊造像即为留有长髯的男相观音,是为特殊。
                    第二,明代少有的男相观音往往呈现两种形像,一种是全跏趺坐,一种是自在坐或者游戏坐。第二种坐姿在明代造像中亦不多见,
                    而此尊造像则更为特殊,半跏趺坐与狮吼之上。翻看以往的拍卖纪录,明早期男相狮吼观音极少。
                    此造像将佛家至高的“止息散心,专注一境”的禅定气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观音菩萨具化为一个平易亲切之长者的形象,给人以
                    超跃凡人的大自在,处处禅意,造像骨子中却带有一种道家之“道”,可谓难得。
                参阅:中国嘉德 2006 年 6 月 3 日,编号 1678,“明中期 男相观音像”,成交价 RMB 220,000
                A BRONZE FIGURE OF 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
                Ming Dynasty
                19.5 cm. Height. 1739g Grammage
                RMB: 40,000-60,000








                                                                                            中国嘉德 2006 年 6 月 3 日
                                                                                                  编号 1678
                                                                                              成交价 RMB 220,000








































                                                           1262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