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4 - 尚古存珍---—古董珍玩专场
P. 274

1257  明  铜漆金雪山大士坐像

                说明: 此雪山大士铜制,通体鎏金肥润,材质厚重,铸工考究。头顶发髻,眉高起,在眉心与鼻准相连,眉毛结成卷状,发须均不施金,
                    以凸显黑色,颧骨耸起,面颊凹陷,唇上有髭,眉髯卷结堆积。双耳垂肩,双目微闭,耸肩屈肘,双手扶右膝,支撑下颚而坐,似
                    在坐禅思考。腰部系结,身披帛带,下承圆形坐垫。
                    大士容貌奇古而含蓄浑成,故趣味隽永耐人寻味,将佛家至高的“止息散心,专注一境”的禅定气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将以往传说
                    中令人感到神秘的佛祖金身,具化为一个平易亲切之长者的形象,既散发出宗教的庄严神圣,又平易近人。因年代久远,雕像表面
                    镀金局部磨损,更添浓郁的历史感。
                    雪山大士又称雪山童子、雪山婆罗门。其故事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传译到中国来的佛教经典《大般涅盘经》中。相传佛祖释迦牟尼,
                    本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但因目睹众生疾苦,即抛弃权位入雪山苦行,静坐思维,不避风雨,坚持不懈达六年之久,
                    身体也变得极度消瘦,筋骨暴露。据《涅盘经》卷十四记载,在释迦牟尼雪山修行之际,帝释天为了考验他,曾化现为可怖的罗刹
                    前去勘验,而宣说过去佛所说之偈(《大正藏》卷一二,450 上):『诸行无常,是生灭法。』释迦听闻此偈,心生欢喜,要求罗
                    刹告知后半偈;然罗刹欲食释尊之血肉,始肯相告。释尊求法心切,慨然应允,遂得闻后半偈之:『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并将
                    此四句偈书于岩壁、树干等处,使后人得知。继而至高树之上,投身往下,舍身于罗刹。其时,罗刹还现帝释身形,自空中安接婆
                    罗门于地,并率诸天人于足下顶礼。释尊以此因缘超越十二劫而成佛。
                参阅:中国嘉德 2013 年 11 月 19 日,编号 3491,“元 - 明 铜鎏金雪山大士像”,成交价 RMB 1,955,000

                A BRONZE TRACING GOLD SEATED OF XUE SHAN DA SHI
                Ming Dynasty
                10.5 cm. Height. 359g Grammage
                RMB: 40,000-70,000
















         中国嘉德 2013 年 11 月 19 日
               编号 3491
          成交价 RMB 1,955,000
































                                                           1257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