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古籍善本 金石碑帖
P. 112
1990
1990 提要:宣统三年(1911)四月朔日,时任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大臣的端
方,应筱鹏太姻丈及荣庆之邀,同四川总督赵尔巽、伊犁将军志锐、
(清)端方、吴重熹、翁斌孙、朱彭寿等 题跋
陕甘总督长庚、户部右侍郎长麟等人宴饮于东园,并拍照合影留念。
光绪朝科举题名录 席间筱鹏太姻丈出光绪朝丙子科至癸巳科题名录,装池成册,属加题
清光绪间聚奎堂等刻本 咏,端方遂题识于后。之后吴式芬之子吴重憙(同治壬戌举人)于乙
1册35页、拍照1张(另有6页题名录) 纸本 卯(1915)年、常孰翁斌孙(光绪三年丁丑科进士)于丁巳(1917)
年、海盐朱彭寿(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进士)于乙亥(1935)年附题
钤印:翁斌孙观
识于后。清朝末年,积贫积弱的中国社会渴望着转型和发展,而以八
题签:光绪朝题名录。端方题端。
股取士的科举制已经远远和时代脱节,废除科举制成为时代的需要。
题识:1、千佛名经半取尤,曲江春宴也风流。于今我已江湖老,尚 这件科举题名录,因为有了端方和赵尔巽的参与,便具有了非常特殊
祝荣华到白头。不见槐花举子忙,更无人看状元郎。胜留数纸登科 的意义。
记,装作泥金帖子藏。 聚会照片记录的当日宴饮中的所有人物,以及之后题跋的吴重
宣统辛亥(1911)四月朔日,筱鹏太姻丈左丞,华卿(荣庆) 憙、翁斌孙、朱彭寿三位,均为科举出身而登台阁,致封圻,各个都
老夫子相国,招赵次珊(赵尔巽)东都,志伯愚(志锐)、清秋圃两 是晚清的精英、国之栋梁。其中端方与赵尔巽两人是清廷中坚决要求
将军,长季超(长庚)、长石农(长麟)两侍郎,何梅叟副宪,徐莲 废除科举制的重要人物,端方也是中国新式教育的创始人和推动者。
士太守饮于东园,时海棠盛开,饮酒乐甚,席间出光绪朝丙子科至癸 在此六年前,光绪二十一年,1905年的九月二日,袁世凯会同赵尔
巳科题名录,装池成册,属加题咏。念自新学昌明,科举停废,凡此 巽、张之洞、周馥、岑春煊与端方六人,奏请光绪皇帝废除科举,以
一鳞片甲,皆应作国朝掌物。观宋元已来登科题名之记,博雅鉴古之 便推广新学,培养人才。光绪皇帝颁布上谕宣布,自次年开始“所有
士,无不爱护收藏,奉为秘笈。两阮之藏是册,其尤此意也。夫至于 乡试、会试一律停止”。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
录中诸公,或登台阁,或致封圻,或为名臣,或为忠烈,或犹沉滞下 制度最终被废除。
僚,或且后先即世,对此尤不胜世变盛衰,人生聚散之感云。浭阳端
方题记。 Annotated by Duan Fang,Zhu Pengshou,Wu Chongxi
2、前代题名录尚多,文人掌故未销磨。理宗一纸流传最,宝祐 GUANG XU CHAO TI MING LU
当年进士科。驰逐名场少若颠,登庸艳说大罗仙。鹿鸣久久无筵宴, Block-printed edition in Guangxu period of Qing Dynasty
我距重逢尚六年。七战春闱总败兵,丙丁矮屋尚纵横。秋禽铩羽前尘 1 Volume with 7 Pages Paper
梦,坿尾犹留季子名(“豳”儿癸巳获隽录,讹作“幽”)。腐儒世 37.5×32cm 14 / 4×12 / 8 in
5
3
业那堪论,检点堆中故纸存。科举废除才蔚起,千秋龟鉴此留痕。筱
鹏左丞与蒨园相国竹林济美,雅善掌故,偶装光绪朝丙子至癸巳顺天 RMB: 120,000-250,000
乡会试题名为册,端忠愍题识于前,坿四纸于末。乙卯(1915)八月 USD: 16,700-34,700
吴重憙。钤印:海丰吴重憙印、石莲
3、照堂煜爚烛千杖,堂角镌名夜半迟。门隙沈沈传一纸,五更
唱卖满京师(夜分写榜至前五名,执事人竟以烛来,谓之照五魁,梓
匠置几堂角,闻唱名则刊入题名录,由门隙递出)。卌年影事真弹
指,重展题名倍惘然。食字蠹鱼亦何用,坐看沧海变成田(予于丁丑
登第,今四十年矣)。风雪苍凉客叩门,白头闲坐共无言。铜人木偶
齐漂泊,忍数槐黄旧梦痕。筱鹏世丈以此册见示,率赋应教。丁巳
(1917)初春,常孰翁斌孙题于沽上客舍。昔年五十有八。钤印:翁
斌孙印、笏斋
4、先朝文物销亡后,犹得题名纸数张。想见承平多乐事,众仙
同日咏霓裳(用唐人句)。旧游何地访龙门(京师及各省贡院今皆成
平地矣),角艺词场賸梦痕。四十八年弹指顷(余于戊子科浙闱中
式),贞元朝士几人存?乙亥(1935)重九,海盐朱彭寿题。钤印:
朱彭寿印、述庵、己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