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撷珎·古董珍玩
P. 114

代 清  升 明 硯 上 盒 海 月 詩 製 松 花 團 文 文 御 石 詩 花 漆
                ○
                                硯銘:壽古而質潤,色綠而聲清,起墨益豪,故其寶也。
                                鈐印:“體元主人”(圓)、“萬幾餘暇”(方)
                六
                                長 13.1CM 寬 8.6CM 厚 1.3CM
                二               RMB  120,000-180,000

                                松花石產東北,為滿清龍興之地。據傳原多為                   稀有、雕刻之精美而備受珍寵。康熙帝更是將
                                磨刀石,正式制而為硯,而有松花硯之名,應                   松花硯拔擢作御硯,除了御用外,松花硯也作
                                始於康熙年間。康熙帝《松花石硯制硯說》曰:                  為獎賞,御賜給重臣或激勵皇子上進,除此之
                                “盛京之東,砥石山麓,有石礧礧,質堅而溫,                  外別無他用。
                                色綠而瑩,文理燦然,握之則潤液欲滴。有取                   此方松花石硯,長方圓角,色綠,橫刷絲紋明
                                作礪具者,朕見之,以為此良硯材也,命工度                   顯,石質瑩潤如玉,硯堂處微下凹,上端刻祥
                                其大小方圓,悉准古式,制硯若干方,磨隃糜                   雲枇杷墨池,線條豐潤圓轉,硯背覆手內刻楷
                                試之,遠勝綠端,即舊坑諸名產,亦弗能出其右。                 書銘文:“壽古而質潤,色綠而聲清。起墨益
                                爰裝以錦匣,臚之棐幾,俾日親文墨。寒山磊石,                 毫,故其寶也”。並鐫二印:“體元主人”、“萬
                                洵厚幸矣。顧天地之生材甚夥,未必盡見收於世,                 幾餘暇”,為康熙御銘硯最典型樣式。硯首刻“海
                                若此石終埋沒於荒煙蔓草,而不一遇,豈不大                   水枇杷”紋,從古時候起,因為枇杷在秋日養霜、
                                可惜哉!朕禦極以來,恒念山林藪澤,必有隱                   在冬天開花、而在春天結果、在夏日成熟,所以,
                                伏沉淪之士,屢詔徵求,多方甄錄,用期野無                   枇杷一直就被人們稱作是“備四時之氣 ”的佳
                                遺佚,庶愜愛育人材之意,於制硯成而適有會也,                 果,也被人們視為吉祥的食物之一,並且,枇
                                故濡筆為之說”。                               杷從唐宋時期開始就被看做是高貴、美好、吉祥、
                                松花硯石質堅潤,發墨頗佳,《西清硯譜》記                   繁盛的美好象徵了。硯外配團花漆盒原硯盒,
                                載:“惟我朝發祥東土,混同綠砥,德比玉溫,                  內髹大漆,頗為考究。
                                琢硯進禦。經列聖暨皇上御題者甚富,謹擇其
                                質良制佳者,譜諸附錄之首,以見文運肇興,
                                扶輿彰瑞。”稱其“品埒端歙”。康熙帝為其
                                作禦銘曰:“壽古而質潤,色綠而聲清,起墨
                                益毫,故其寶也。”乾隆帝更贊曰:“松花玉,
                                色淨綠,細膩溫潤,可中硯材,發墨與端溪同,
                                品在歙坑之右。”清代陳元龍輯《格致鏡源》雲:
                                “松花石硯溫潤如玉,碧綠無瑕,質堅而細,
                                色嫩而純,滑不拒墨,澀不滯筆,能使松煙浮豔,
                                毫穎增輝。昔人所稱硯之神妙無不兼備,詢足
                                超軼千古”。可見當時人對其之推崇。
                                松花石,其色以綠為主,亦有黃、白、紫、黑等色,
                                而論發墨,似以綠石為最佳,故其他色之石材
                                多用於配製硯匣,常見有以雙色石材巧雕花紋,
                                制為硯匣,精美絕倫。
                                清宮御制的松花石硯以其用途之高貴、質地之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