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撷珎·古董珍玩
P. 111
芙蓉石为古代篆刻用印常用石种之一,与田黄 臂搁是古代以毛笔写字时枕臂的文具,其用途
和鸡血并誉为印石三宝。芙蓉石是属于寿山石 常用于书写小楷时,一般是采用腕枕法由右向
月洋系中的优良石种。上品芙蓉石天生丽质, 左书写,写完第一行要移到第二行时,为防弄
雍容华贵,光润结细,微透明而似玉非玉,手 脏纸面,把手腕移至臂搁上即可防止沾污纸面。
感极佳。前人形容其“如脂如膏如腴”、“拂之 而臂搁,在《长物志》、《考盘余事》、《竹人录》
有痕”,鉴赏家形容其质似脆而实凝,似松而实 等古籍中都称「秘阁」。「秘阁」是古代内府
结。与其他坑石相比,芙蓉石的主要特征是: 的一个图书档案机构,汉以后由秘书监掌管;
凝结脂润、细腻纯净,而且品玩最容易上“包 在当时尚书省是皇帝的秘书机关,所以「秘阁」
浆”。 明末文人与清宫旧藏用印有大量的芙蓉章 又成为尚书省的别称。在纸张发明以前,皇室
存世。康熙帝御宝“御赐朗吟阁宝”即为白芙蓉 所藏的图书秘记,大概都是刻写文字的竹片,
石所制;雍正帝用的“壶中元”、“和硕怡亲王 这些藏在秘阁中的竹片,后来也被称为「秘阁」,
宝”、“膺天庆”印玺皆为芙蓉石章;乾隆皇帝寿 明代竹刻家就把刻制用来枕臂的竹片,沿称为
山芙蓉石章更是不知凡几。清咸丰十一年,咸 「秘阁」。明清以来大量刻制竹秘阁,因其基
丰皇帝临终立载淳为皇太子,派载恒、肃顺等 本用途是搁臂,而不再是记事存作档案。又「秘
八人为顾命大臣,并规定他御用的“御赏”田黄 阁」与「臂搁」音相似,因此又改称为「臂搁」。
石印章与“同道堂”芙蓉石印章 ,作为他“殡天” 臂搁外形扁片长条状,在竹刻品类中,是常用
之后下达诏谕的凭信,同时将“同道堂”、“御 的文具,除竹制品外也有玉器、象牙、紫檀木
赏”两方小玺分别赐给载淳和皇后纽祜禄氏,并 雕等等 ( 圖 1-2),以寿山石制作如同本件者尤為
规定凡以后下发谕旨必须钤用此二玺为凭,“御 罕见。
赏”章作为“印起”,“同道堂”章作为“印讫”,
必须同时加盖方为有效。由此可见芙蓉石在此
时清宫中被重视的地位。
由于芙蓉的另一特点是含砂多。芙蓉石出产于
坚硬的岩石砂里之中,肌里常带有黄色、白色
或灰色没有规律的块状砂团或砂线,在芙蓉石
中随处驻留。大块的芙蓉石剔除砂质后几乎所
剩无几,因此大块材质之芙蓉石甚为罕见,本
件臂搁尺寸较大,殊为难得。
图 1 北京故宫藏 图 2 北京故宫藏
象牙雕香山九老图臂搁 沉香木雕菊花臂搁
D RA GO N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