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中国古代书画
P. 78
3166 文徵明(1470-1559)
墨兰
立轴 水墨纸本
钤 印:停云
诗 塘:1.钱杜(1763-1844):丁丑(1817年)嘉平旬又三日,观复斋消寒雅集,客有以衡山翁墨兰
真迹小幅见贻,小迂旁观,叹为秀绝。时老姜已醉,谓欠墨竹数叶,即蘸研池余瀋补之,自夸
衡山后劲。次年,沈生嘉珍从吴门来,见而攫去,以别纸请余题记,遂书。钱叔美。钤印:叔
美、钱杜私印、松壶小隐
2.姚元之(1773-1852):修竹幽兰,并列笔端,不让前贤真鉴。妙于题语,人称三善备焉。
丁酉仲秋,昂之。钤印:昂之
3.蒋宝龄(1781-1841)款署:砚农征君仁兄见而爱之,償其原直,属余题记。率成短古一
章,应教道兄。丁酉秋八月,琴东蒋宝龄。钤印:子延
4.张鉴(1768-1850)款署:研农仁兄其宝之。道光十七年(1837)十月朔,乌程秋水张鉴
识。钤印:秋水
5.黄鞠(约1796-1860):辛丑(1841年)夏五月十六日,砚农君雨中见访,袖携文待诏兰草
真迹,老姜补竹枝,双绝无比。黄鞠识。钤印:秋士
6.秦炳文(1803-1873):咸丰戊午(1858年)十一月初八日,梁溪秦炳文谨观于松陵寓斋。
钤印:炳文之印、□□
鉴藏印:浭阳张氏书画记、谭观成印、盍斋、盍斋珍藏书画之印、恬生眼福
说 明:(一)据钱杜题跋而知,是幅画中墨竹,为老姜(张镠)在1817年的消寒雅集中醉后补画而
成,后被沈嘉珍携去,又归“研农”所有,并请蒋宝龄、张鉴、黄鞠诸家题跋。
1.张镠(1769-1821),字子贞,一作紫贞,号老姜,江苏江都(今扬州)人。工篆隶。善
诗,孤峰峭立。精山水,笔意苍莽,多参篆法,古拙洒脱。性耿介,不随俗。
2.“研农”或为王之佐(活动于嘉庆-道光间),江苏吴江人。道光元年(1821)举孝廉方
正。工诗,能画兰,善治印。著有《青来草堂稿》。
3.蒋宝龄,字子延、有筠,号霞竹、琴东、琴东逸史。江苏昭文(今常熟)人。工诗、画,
山水法文徵明,继宗董、巨,后得钱杜指授,松秀超拔,雅近师传。著有《墨林今话》。
4.张鉴,字春冶,号秋水。通经籍,治小学。浙江乌程人(今天吴县)人。嘉庆九年
(1804)贡生。以博通经史,受阮元之聘,讲学杭州孤山诂经精舍,并任其幕僚。
5.黄鞠(约1796-1860):辛丑(1841年)夏五月十六日,砚农君雨中见访,袖携文待诏兰草
真迹,老姜傍补竹枝,双绝无比。黄鞠识。钤印:秋士
(二)世有浭阳张氏影宋刊本《御注孝经》,又有《端午花卉图》“浭阳张氏书画记”系
“张志谭”藏印之说。故是幅经近代张志谭或其家族所藏。张志谭(1875-1946),字远
伯,河北丰润人。张爱玲堂伯父,善花卉,北洋时历任绥远道尹,内务次长、国务院秘书
长,陆军次长,内务总长,交通总长等。
(三)近代,又经过广东谭观成、杨庆簪鉴藏。
1.谭观成(近代),名墒,广东人,民国时沪上知名收藏家。与张大千、吴湖帆皆友善,其
所藏明清书画现多散见各大博物馆。
2.杨庆簪(1908-1991),字朋之,一字邦豫,号盍斋,书斋名簪绂室、启导堂、由豫山堂。
广东中山人。因与孙科有同乡之谊,被延为秘书。富有收藏,与篆刻名家陈巨来过从甚密,
得其制印二百余方。
Wen Zhengming
Orchid in Black Ink
Hanging scroll; ink on paper
With 1 artist seal and 5 collector seals; superscription by Qian Du, Yao Yuanzhi, Jiang Baoling et al
字:27.5×46.5 cm. 10 /8×18 /4 in. 约1.2平尺
7
1
7
1
画:27.5×46.5 cm. 10 /8×18 /4 in. 约1.2平尺
RMB: 80,000-120,000
USD: 11,100-1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