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3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古代
P. 283
傅抱石《西岳雄姿》145×360cm 1963 年 3 月 北京******藏 ****** 18 号楼会议厅实景
锤炼,苦心经营,还往往同时绘制多件,最后挑选最为
满意者交付相关机构。
根据傅抱石创作习惯,无款《西岳雄姿》无疑便是
他在 1963 年 3 月间留下的一件重要作品。其章法结构基
本沿袭了两年以来《漫游太华》、《待细把江山图画》
等构图模式,西峰高耸出画外,同时强化西峰的山纹皴法,
显示出华山之美。左面两个山峰一低一高,高峰耸出画外。
山脚下屋舍几乎居中,向右树木郁郁葱葱,不断延伸至
画外。只是因为是大型厅堂布置,傅抱石在尺幅上增加
左右的山体部分,重峦迭嶂,高耸挺拔、气势撼人,笔
墨则与上述诸件“华山图”几乎一致。而与北京***所藏
《西岳雄姿》相比,仅少了云雾和若干远峰,而后者则 傅抱石《待细把江山图画》 100×112cm 1961 年 中国美术馆藏
少了山脚下的屋舍之描绘。
就技法而言,傅抱石在《西岳雄姿》中,先用淡墨
写出山体的大概轮廓,在淡墨的轮廓上用淡赭石渲染上去,
然后以中墨调和赭石画出山石的走向及其肌理,待其将
干未干时,用浓墨焦墨以散锋笔法写出,浑然一体。画
面中心山峦所用的皴法是融合了荷叶皴法的散锋皴,近
景处的山用斧劈皴法式的散锋皴法,远景处则用乱云乱
柴皴法画出山的肌理和质感。傅抱石用笔雄肆奔放,以
大块重墨和独特的抱石皴式的荷叶皴法交替使用,既画
出了山上林木之繁茂,又使山势有了丰富的变化,既体
现了“华山天下险”,也表现华山独具的特殊美,充满
浪漫主义激情。这里,“抱石皴”表现山石的结构、质
傅抱石《华岳松云》 89.5×96.7cm 1960 年代 南京博物院藏
地和植被所具有的多样变化,都得以完美呈现。它比披
麻皴生动,有动势,更能表现出山石嶙峋的质地,又比
斧劈皴运用自如,变化多,更能表现出风化的石质山的
多种特征;它比乱柴皴更加丰富,线条有曲有直,乱而
有章;它比卷云皴更富表现力,柔中带刚,空间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