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骋怀——书画集珍
P. 82
1276
陆俨少 (1909-1993)
竹梧清暑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79年作
钤印:俨少、宛若、嘉定、庚申七十二
款识:竹桐清暑。一九七九年八月写,北窗风至,致有凉意,陆俨少记。
出版:《陆俨少书画藏品集》第四卷P39,香港朵云轩有限公司,1994年。
97×46 cm. 约4.0平尺
RMB:800,000-1,000,000
出版物封面
在近现代众多的画家之中,陆俨少以其丰厚的学识、修养和造诣,集诗、书、画三绝于一身,成
为一个成就斐然的文人画大家。在他六十七岁至八十岁前后,从古典中全面突围,完成后期变法,
重塑自我, 风格从早年的缜密娟秀、 灵气外露一变而为此期的浑厚华滋、 雄健老辣。 这幅 《竹梧清暑》
作于 1979 年,作者时年七十一岁,刚过花甲之年。陆俨少选择这个题材其实是有原本的,在较早
之前,陆俨少曾自称“临墨井道人本”,即清初六大家之一的吴历,以构图来审视,二者之间也
有着某种继承关系。但是到了 1976 年,陆俨少再次表达这一题材时,就完全以自家面目来呈现了,
与吴历的画法已经拉开了距离。此作绘于 1979 年 8 月,此时陆俨少心境平和,已然进入了自由的
精神世界。
此幅《竹梧清暑》以纵向构图,近景为峭壁森立,古树攀岩而生,中间有一高士,为画中的主人翁,
远景为群山绵延,水云接天。山石用连绵不断的线条勾出,和远处飞动的流云相互映衬,穿插在
凝静雅致的峻岭崇山之中,生动丰富的画面充满生机。陆俨少以墨笔勾勒云雾与树石,将强烈的
书写感与线条的动势融于画面。墨法更为概括洗练,不求层层晕染,于厚重中见秀润。在描画山
水树石之余,将留白主动地作为一种构图要素,借以突出主体,拓展画面空间,使笔墨更为聚散
有致,也令画面愈见苍茫雄阔。观此画,云耶?雾耶?流光耶?幽泉耶?淋漓满纸,浑然一体。
斯写竹梧中隐居之高士,上浮阴云,下通幽涧,满目苍翠,青黛欲滴。下笔审度形势,积墨成块,
计白当黑,留意白处,如蛇龙起舞,回环往复,达参差映带、自然浑厚圆转之美。间用留白法,
又于积墨之中,白气回环,蜿蜒曲屈,得自然之趣。整幅画作,笔墨酣畅淋漓,神采气扬,静中
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组合。不能不说,陆俨少的《竹梧清暑》对当下的创作也有一种借鉴意义,
从对传统笔墨程序的融会贯通之中,陆俨少推陈出新,以勾水、勾云、留白、积墨的技法和章法
建构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在陆氏的艺术之中,传统与创新之间令人信服的辩证关系,传统乃是创
新之源,入古而能出古,这也是他的作品带给今天的画家***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