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骋怀——书画集珍
P. 122
周顺昌(1584-1626),字景文,号蓼洲,吴县(今苏州)人。万历
年间进士,曾官福州推官、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等职,因不满朝政,
辞官归家,后为魏忠贤所害,崇祯年谥“忠介”,为明代忠节名臣。
周顺昌与高攀龙、周起元、缪昌期、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并称“后
七君子”,他工画墨兰,间写山水,神韵天成。
此为周顺昌自作诗卷,其后有清代袁枚至近代樊增祥等七位文人书家
的题咏,又经近代大藏家李鸿球收藏,李氏曾藏《石渠宝笈》著录书
画甚多,可见此卷流传有序,甚为难得。
晚明时期,魏忠贤把持朝政,时局混乱,腐败不堪,朝廷忠义之士,
多为其所害。万历三十三年,吏部郎中顾宪成被罢黜,在无锡设立“东
林书院”,宣讲儒学,讽议朝政,提倡学以致用,一时间响应者众,
由此逐渐形成著名的“东林党派”。东林党人立朝居乡,心系国家百
姓,直接触犯到了魏忠贤为首的宦官朋党的利益,被宦官大肆残害。
周顺昌即是“东林党”代表人物,他为官清廉,有着坚贞的高风亮节,
曾言“我辈之声,全要一副铁肝石肠”,他不避株连,招待了被迫害
后途径吴县的魏大中,被捕遇害。周顺昌临危挺身的勇气,刚毅不屈
的气节也被后世文人反复歌咏缅怀,因此其片楮只字,人皆宝之。
周顺昌传世墨迹极少,此作书五言古诗一首,作于戊午(1618)年,
诗风高古,隐隐有不平之气,正如袁树跋云“读之犹觉生气凛然”。
此作行草书法纵笔为之,点画爽利,笔力雄健,一如袁枚题跋赞其“如
万岁枯藤,盘空夭矫”,“暑月见之,满背生霜”,且“愿两家子孙
世世宝藏之”,足见袁枚对此卷珍视程度。卷后卢文弨、樊增祥对此
卷皆称赞有加,惜其不易得。
在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信仰中,忠杰之士是最受敬仰和推崇的,真正
的文人士大夫须有始有终,铁骨铮铮。有明一代,儒学复兴,万历一朝,
宦官专权,朝廷涌现诸多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忠烈之臣,周顺昌为典
型代表之一。周顺昌被捕时,苏州民众喊冤中数万,势如山崩,为免
牵连他人,慨然赴京,并言“我岂以一身累一邑哉”,其高风亮节可
见一斑。
周顺昌公诗文书画皆善,又有忠善大节,正所谓“书以人传”,其凛
凛风骨见于墨迹之上。在君子看来,书法反映的是世道风气、文人风
骨,历朝历代的“忠烈尺牍”均被奉为稀世之珍,更何况周顺昌传世
墨迹鲜少,尤当珍贵。此作跋者甚众,又皆后世名士,加之流传有绪,
得此墨宝,可发思古之幽情,想见前贤砥砺之气节,行君子之德操,
识者当以此为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