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静观雅集·古代玉器专场
P. 94

1814                                                 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出身家學淵博的洞庭王氏,乾隆
                                                                   據考淵雅堂為清乾隆時期王芑孫 (1755-1817) 之堂名,

                                                               四十五年於高宗第五次南巡召試於鍾山書院之時,名列二等,
          清乾隆
                                                               遂文名鵲起,乾隆五十三年隨董誥扈從高宗巡幸避暑山莊,
          白玉仿痕都斯坦荷花洗
                                                               但「因其文不與時諧」且「顧性狂傲」,屢試不第,後返揚州,
                                                               為樂儀書院山長。
          ———
          寬14.9cm                                                  彼時揚州為承造宮廷用玉的中心之一,販賣玉料及雕琢
                                                               玉器行業同樣昌盛。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回、准二部以後,
          RMB: 100,000-150,000
                                                               痕都斯坦玉器開始東傳,因喜愛回部進貢的痕都斯坦玉器,
             此洗以大塊白玉整雕而成,瑩潤無瑕,入手溫厚。依玉                          乾隆帝曾發樣往蘇州,令之「照樣做」,開啓蘇州、揚州等
          石自然形狀及天然皮色巧妙雕琢,口沿波折不平,腹部漸斂,                          地玉匠對此一風格的摹效,其工藝喜用豐富多樣的植物為題,
          似荷葉自然彎卷之姿,通體別無繁飾,僅於內外壁採用去地                           展現柔美而生機盎然的別樣玉器形態。同時本品取荷葉為材,
          隱起之法雕琢蓮葉上的脈絡。整器量材就料,利用籽料天然                           亦合文人意趣,古人以荷葉盛酒,蘇東坡在《和陶連雨獨飲》
          俏色,經營位置後再精雕細琢,並不過分強調刻飾,給人以                           詩序有:「吾謫海南,盡賣酒器,以供衣食。獨有一荷葉杯,
          天然去雕飾之美。內壁每瓣荷葉之上以工致秀麗楷書陰刻一                           工制美妙,留以自娛。」受其影響,工匠開始用各種材質仿
          字,引七言詩句「花落閒窗讀道書」,托興於器,體現文人雅志。                        效荷葉之形,附庸文人之雅。此洗取玉之高潔,蓮之清雋,
          底心銘「淵雅堂」款。                                           長置案頭,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