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静观雅集·古代玉器专场
P. 66
1774
清乾隆
碧玉暗刻填金「御制十全記」詩文插屏
———
34.4cm×23.5cm
RMB: 500,000-600,000
此屏以大塊碧玉正切而成,雙面碾斫平整,一面陰刻楷
書填金「御制十全記」以乾隆自序「昨准廓爾喀歸降,命凱旋
班師,詩有十全大武揚之句,引而未發,茲特敘紀之。」開題,
引述乾隆皇帝十全武功的十次戰役,即:「平准噶爾為二,定
回部為一,掃金川為二,靖台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二
次受廓爾喀降,合為十」。乾隆皇帝也因此自詡為「十全老人」。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 年)十月,廓爾喀投誠,進表納貢,
清高宗以軍功完善,於是月初三日作《御制十全》一篇,以誌
武功十告。自此,在乾隆晚期的相關宮廷藝術作品中,以「十
全」為題材的藝術品輩出,顯示「十全」於乾隆帝政治和私人
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據《清檔》記載,乾隆五十七年,乾隆皇帝將「十全記
本文隨御筆十全記簽字本文二條」發往蘇州照本文雕刻冊頁及
玉寶,依舊要求先畫樣呈覽,準時再做。隨後頻繁傳造,各地
官員因皇帝喜愛,亦紛紛以此為題,以玉、緙絲等珍惜材質製
作「十全記」呈貢。如本品,即為乾隆五十九年,同樣以玉雕
見長的長蘆鹽政徵瑞貢御。《清代》載其為「十全記嵌玉桌屏
一對」,同時根據檔案上「交熱河」的記載,這件玉屏可能從
熱河避暑山莊散失而出。同樣徵瑞書乾隆帝《御制八徵耄念之
寶記》碧玉插屏,現存法國楓丹白露宮,為圓明園散失而出珍
寶。
關於徵瑞
據清史稿《滿漢大臣列傳》卷二十四《徵瑞傳》記載:
徵瑞姓富察氏,內務府滿洲正白旗人,很受乾隆信任(正白旗
為上三旗之一,由皇帝直接掌控)。乾隆三十四年任圓明園苑
丞,四十三年授杭州織造,四十八年任兩淮鹽政。長期掌控揚
州、蘇州、杭州等玉雕珍玩的製作中心。由於坐享豐腴,因此
時常向乾隆進貢奢華之物。乾隆五十二年,徵瑞因進貢雕漆屏
風上鑲嵌珍珠,過於奢華,遭到乾隆皇帝的申斥。但這並不影
響皇帝對徵瑞的信任。
附图:乾隆五十九年清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