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静观雅集·古代玉器专场
P. 128
1858 兩首御制詩皆出自《題畫八首》,分別為其五及其六,
税 該詩收錄於《御制詩初集·卷三》,該書所錄詩文皆出自乾隆
十二年至前,但此屏體量豐碩,玉質白潤,非乾隆早期可得。
清乾隆
乾隆皇帝雖對玉器甚為鐘情,但早期玉料來源困難,直至乾
白玉陰刻填金御制詩高士人物圖插屏(一
隆二十四年對回疆准葛爾部動亂的平定,從根本上解決了長
對) 期阻礙玉器發展的原料問題。
據道光元年堂抄載:「新疆平定後,和田、葉爾羌一處,
———
每年進到玉子四千餘斛」。 自此和田玉玉貢開始源源不斷地
長18.1cm 寬27.9cm 高2cm
運往北京。對此,乾隆皇帝非常得意,在御制《和闐玉》詩
RMB: 1,000,000-1,500,000
中寫道:「和闐昔於闐,出玉素所稱,不知何以出,今乃悉
情形。」並說:「回城定全部,和闐駐我兵,其河人常至,
來源
隨取皆瑤瓊。」由此不難看出,這一時期和田玉的開採,主
台北嘉記珠寶 要直供宮廷使用,玉料的豐沛催生了體量碩大、工藝精美的
陳設用玉。其時玉器作坊遍布全國各地,但以京師的養心殿
———
造辦處玉作和蘇州、揚州最為著名,一時名工薈萃,工藝精
清代玉器,於乾隆之時臻至鼎盛。不僅承襲千年以
湛,雕琢的技術要求非常嚴格,並將傳統的陰刻、陽文、浮雕、
來琢玉風尚,更推陳出新,以畫中有詩,詩中見畫的畫
鏤雕等技術發揮得淋灕盡致。要求雕琢器形的輪廓規整,紋
意玉器絕倫非常,本品即為其中佳例。此硯屏成對而存,
飾清晰的同時,手感圓滑,觸之不見稜角,致使此時精美的
紫檀為框,白玉為心,玉質潤澤凝秀,含蓄內斂。一塊
玉雕無論是在數量上及材質上,歷朝各代都莫為其能。同類
正面採用淺浮雕技法,雕琢丹崖兀立,曲徑通幽,亭台
畫意玉器,可參考清宮舊藏例,如故宮博物院所藏,收錄於
掩映其間,一隱士尋山間老梅,身後童子侍立,更有仙
《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編 8(清)》,頁 188-189,圖
鶴立於竹枝之上,背面陰刻御制詩填金:
版 148,另一可考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出版於《宮廷之雅 - 清
梅是山妻鶴是男,逋翁妙偈阿誰參。
代仿古及畫意玉器特展圖錄》
靈台明處丹成九,耳觀清時笛弄三。
税 此件作品的交接地点为中国香港,具体信息请联系本公
八字疏眉連玉筍,小團雙鳳貯都籃。
司古董部工作人员。
旋收筆硯排書卷,怕作文章博大慚。
另一硯屏同飾「一面詩,一面畫」式佈局,浮雕山
間彤雲密布,蒼松翠柏掩映之下,隱士寬衣博帶,童子
抱琴侍立,周圍山石層次井然,有瀑布激蕩而下,背面
同填金御制詩:
參漢虯鱗翠十尋,團團如蓋散清陰。
暫拋居士齊眉杖,靜撫中郎焦尾琴。
指上泉流疑澗底,林端濤泛似秋深。
怡情自具成連調,一幅希夷物外心。
此類插屏詩畫相攜之設計,於《清檔》記載中,可
見乾隆皇帝的親自授意。乾隆四年四月十七日,太監胡
士傑傳旨「著用松花玉石將有架子插屏大小做幾件,先
畫樣呈覽,準時再做。」於同年六月初五日,將做畫樣
三張呈覽,奉旨「准一面做出山水,一面刻字,欽此。」
其後傳旨將插屏「背面做素,完時再刻字」,並於乾隆
五年閏六月十一日「交御題一首,傳旨做得黃字嵌在現
做松花玉石插屏上,欽此。」 附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