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览胜—现当代艺术夜场
P. 46
8009
(
陈逸飞 (1946-2005) CHEN YIFEI 1946-2005 )
烛光 Candle Light
1989
1989 年作 oil on canvas
布面油画 22×29 /8 in.
7
56×76 cm signed in pinyin
签 名:Chen Yifei
出 版: LITERATURE
陈逸飞日本展览 '90,西武画廊,日本,1990 年 Chen Yifei - Exhibition in Japan'90, Seibu Gallery, Japan, 1990
展 览:
EXHIBITED
陈逸飞日本展览 '90,西武画廊,日本,1990 年
Chen Yifei - Exhibition in Japan'90, Seibu Gallery, Japan,1990
来 源:
现藏家直接得自于艺术家本人 PROVENANCE
Acquired directly from the artist
CNY 6,800,000 - 8,800,000
作为中国写实绘画的一面旗帜,陈逸飞因其对古典概念和现代性的诠释而 中,散发着现代女性特
成为中国艺术新时代的先驱之一。他的绘画融合了写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 有的智慧与单纯之美;
格,将古典的油画语言与东方美学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具有独特东方情调 昏黄的烛光跳跃在无尽
的诗化风格,不仅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古典 的暗影中,映照出女乐
美的新高度。陈逸飞的早期创作受到苏联写实体系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 手青春明媚的形象;夜
影响,体现出一种偏于理想化的写实风格。八十年代以后,陈逸飞辞去上 色无限延伸,弥漫其中
海画院教职,前往纽约发展并成为哈默画廊的签约艺术家。这一时期是陈 的沉静与孤寂氛围令人
逸飞的艺术生涯最为重要的转折期,他在关注西方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 心有戚戚。
过程中不断地重新检视自身的文化传统,其创作在题材与风格上均发生了
重大转向。在随后的“江南水乡”、“西方音乐人物”、“海上旧梦”、 陈逸飞在描绘女性人物
“西藏风俗”等一系列作品中,他逐渐开拓出独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语言: 时很少刻意突出前者的
优雅精致的造型,和谐统一的色彩关系,以及朦胧暧昧的画面氛围。 个性特征,他更关心她
们的表情、姿态和肢体
创作于1989年的《烛光》是陈逸飞与哈默画廊合作期间创作的一件佳 语言能否唤起一种怀旧
作,也是“西方音乐人物”系列的代表作。画中女乐手置身于一个神秘虚 陈逸飞《长笛手之二》150×120cm 布面油画 1991 年作 的、理想化的情绪。与
2023 年春拍 成交价:CNY 28,750,000
幻的舞台之中,在柔美温情的乐手、乐器和无形的乐曲之间,似乎有着 此同时,艺术家在创作
一种微妙的共振。女 的过程中也并未严格遵
乐手亚麻色的卷发在 循写实的原则,他强调画面的设计感以及对氛围的营造,这些都帮助他
烛光的映衬下显得细 以更加主观的视角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完成特定情境的设置。与此
腻、逼真而柔和,富 同时,陈逸飞还很重视道具在肖像画中的功能和象征意义。在《烛光》
有丰盈蓬松的质感; 中,他用黄金色调的老式烛台与白银色调的长笛作为对比,开启了一个
而持长笛的双手,造 穿越时空的对话,乐手的时髦卷发和精美的古典礼服也将古典精神和现
型之生动,亦真实可 代意识融合在一起。此外,陈逸飞在这一时期中对于电影的兴趣和探索
触;乐手的面部表情 亦为此作带来了一种电影镜头式的滤镜效果,画面中微妙的棕褐色调如
淡然而陶醉,双眼 同电影胶片的质感,在光影的晃动中渲染出一种久远的、虚幻的距离
若有所思,似乎已全 感。在当下瞬息万变的现实和躁动不安的快节奏生活中,陈逸飞绘画中
然沉浸在悠扬的旋律 平静而诗意的情感共鸣无疑给予了观者巨大的精神慰藉。
1992 年,陈逸飞与现藏家在工作室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