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览胜—现当代艺术夜场
P. 120
8037
(
毛旭辉 (B.1956) MAO XUHUI B.1956 )
黑白剪刀一半或一把 Black and White Sisscors
2007
2007 年作 oil on canvas
布面油画 70 /8×98 /8 in.
7
3
180×250 cm signed in Chinese and dated 2007 (on the reverse)
签 名:毛旭辉 2007(背面)
CNY 280,000 - 380,000
毛旭辉是中国西南前卫艺术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他的艺术诞 间来赋予画作多重涵义。千禧年后,“剪刀”系列中明显减
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伴随着“85美术新潮”运动的终 少了社会属性,而是更注重形式语言的探索,正如艺术家所
结以及商业时代的蓬勃发展,他将个体在大时代中的复杂体 说:“现在我觉得讨论剪刀在剪什么东西已经不重要了,重
验作为自己的创作底色,并通过绘画将前者转变为一部激昂 要的是,通过粗糙的风格,产生了什么感觉——而非字面上
壮阔的日常史诗。 的意涵。我其实不是在画剪刀,我画的是剪刀的形象。”
毛旭辉在前期的作品中多聚焦于自身的迷茫、孤独的精神 创作于2007年的《黑白剪刀一把或半把》即是对剪刀形象
状态,从1991年开始,他的关注焦点逐渐转移至普通的日 的深入剖析,画中剪刀被一分为二,分别置于割裂的图像
常生活物品,如自行车、剪刀等。始于九十年代初的“剪 中,上下错落。剪刀的刀柄、刀锋和螺丝分解成几个大小不
刀”系列是其最具标志性的创作序列,毛旭辉将这一普通 一的几何形,造型完全以黑白块面呈现,颇具构成主义颇的
家庭最常用的工具,置或置入不同的场景,或进行独立的 形式美感。有趣的是,上下的剪刀进行了黑白反转,仿佛一
形式研究,使剪刀脱离了原有属性,成为具有特殊历史、 个人脑海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既共生一体,又彼此独
文化象征意义的视觉符号,隐喻着时代变迁中的普遍情绪 立,相互冲击。背景尽管生硬地分割为两部分,但暖色系的
与存在状态。 运用和细腻的笔触渲染出一种平静和谐的氛围,衬托出剪刀
的奇崛形象。从此作中,可以看到毛旭辉已经从早期的感性
在早期的“剪刀”系列中,毛旭辉经常为剪刀设置某种背 表达和社会学研究转向纯粹的视觉语言探索,其简约的视觉
景,比如剪刀与椅子、楼梯等的组合,以一个有意架构的空 风格也预示着画家下一个阶段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