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古籍善本·金石碑帖·名人信札专场
P. 26

5016

           5016


           张延济旧藏·罗振玉 胡嗣瑗题跋·曹魏·曹真碑拓本

           清拓本  1 张  纸本  77.7×99cm
           钤 印:张延济印(白) 胡嗣瑷印(白) 商遗(朱)
           题 跋:1.道光十年乙亥冬月七十二岁老人张廷济藏。
                2.雄放可爱,张公评此拓本语,庚午冬月胡嗣瑷。
                3.松翁罗振玉观并题。
           提 要:曹真碑,约立于曹魏青龙三、四年(235-236)间。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曹操主张薄葬,禁止立碑,故三国时期碑刻骤减。
                《曹真碑》为存世少数曹魏碑刻之一。道光二十三年(1843)出土于陕西西安南门外,当时已残断,只余此段中部。光绪年间
                (1875-1908)碑被运至北京,先归端方,后又归季木收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为清晚拓本,诸葛亮等字凿损。整纸棰拓,其墨色悠古,拓工精湛。
           藏家简介:张廷济(1768-1848),原名汝林,字顺安,号叔未,又号说舟、未亭、作田、竹田、兰亭亭长、眉寿老人、海岳庵门下弟
                子,浙江嘉兴人。清代金石学家、书法家。工诗词,精金石考据之学,收藏鼎彝、碑版及书、画甚多。
           跋者简介:1.罗振玉(1866-1940),字叔蕴、叔言,又字商遗,号雪堂,晚号贞松老人、松翁等,浙江上虞(今属绍兴)人。迁居江苏
                淮安。擅考古,工书法,行楷古籀,端严方正,小楷尤为精妙。对中国科学、文化、学术颇有贡献,参与开拓中国的现代农学、保
                存内阁大库明清档案、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与传播、整理敦煌文卷、开展汉晋木简的考究、倡导古明器研究,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奠
                基人。一生著作达189余种,校刊书籍642余种。
                2.胡嗣瑗,字晴初,又字愔仲,贵州开阳人,光绪二十九年进士。辛亥革命后,曾任江苏金陵道尹、冯国璋督军公署秘书长、张勋
                复辟授内阁丞、满洲国政府秘书长等。工诗词,善书法。

           RMB  30,000 - 50,00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