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文津——中国书画
P. 74
042
吴昌硕是诗书画印四绝艺术家,其篆刻先成,后以石鼓文入
吴昌硕[1844-1927]梅石图
书法,得金石之气,又以之入画,浑然天成,辅以其诗作,
立轴 设色纸本
可谓中国书画艺术之顶配。他的艺术基本特征是“重””
题识:累累硃拓古封泥。丁巳(1917年)岁十有二月,客海上禅
拙”“大”,“重”是笔触的力度,”拙”是物象的造型,“大”
甓轩,七十四叟吴昌硕。
是其艺术的品格,加之“苦铁画气不画形”之浩然之气催注
钤印:吴俊之印、吴昌石、归仁里民
展览:一.“潞通堂五十周年庆典—暨收藏汇报展”,北京保利 笔端,使他的画自有一种沉厚爽朗的神采。吴昌硕学画的年
艺术馆主办,2014年4月。 龄很晚,目前所见最早的存世作品,是他 45 岁时画的墨梅图,
二. 三军过后尽开颜—庆祝红军长征胜利81周年潞通堂
他的绘画生涯很有可能是从画梅开始的。他一生种梅、赏梅、
收藏书画展”,启功研究会主办,2017年10月。
咏梅、画梅,自号“苦铁道人梅知己”,即使去世所葬之处,
三.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潞通堂收藏书画展”,通
州台湖画院主办,2018年12月。 亦与梅相伴,足可见真爱!
四. 丹青颂中华—庆祝***中国书画精品展”,北京启
功艺术研究会主办,2019年10月。 吴昌硕对自辟町畦的篆法写梅非常自信,自称“扫梅”,一
五. “ 翰 墨 铸 魂 颂 歌 献 给 党 — 纪 念 启 功 先 生 诞 个“扫”字,足见其临纸任意,纵笔挥洒的神态。当然,他
辰 一百一十一周年书画展”,北京启功艺术研究会主 的“扫”并不粗鄙,相反,“扫”的背后,有他对梅细腻的
办, 2023年7月。
情感表达,认为写梅如写人,如他画跋中所言:“……秀丽
出版:一.《潞通堂藏真(上)》第33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 如美人,孤冷如老衲,倔强如诤臣,离奇如侠,清逸如仙,
年9月。 寒瘦枯寂坚贞古傲如不求闻达之匹士。”他求的是“出世姿”、
二.《潞通堂·运河春秋第二部》后附插图第3页,中国文
要的是“笔端具此众相”。
联出版社,王志学著,2021年4月。
著录:一.《中国近现代名家书画集》图版99号,荣宝斋,2008
本幅《梅石图》,以梅为主,石为客,交相辉映,所谓石得
年。
梅而益奇,梅得石而愈清是也。石的笔墨简括,貌傲冷,与
二.《中国近现代名家书画集》第2页,荣宝斋。
三.《三军过后尽开颜—庆祝红军长征胜利81周年潞通堂 梅形成疏密对比和气质的互补。梅枝从画面左中部向上、右、
收藏书画展》第94页,2017年10月。 下三个方向伸展,以篆运势,笔端时而欲探水揽月,时而欲
四.《丹青颂中华—庆祝***中国书画精品展》第3
凌空飞去,笔墨干练老辣,如削金刻石,其往来顺逆之势不
页,2019年12月。
五. 《 翰 墨 铸 魂 颂 歌 献 给 党 — 纪 念 启 功 先 生 诞 辰 可端倪。枝头上缀梅花,略施勾勒,色古艳,若赤霞,如画
一百一十一周年书画展》第1页,2023年。 中所题诗句“累累硃拓古封泥”一般,其势如泻珠玉,清气满纸,
说明:三间房旧藏。 极为精彩。梅干的铮铮铁骨与清香欲放的红梅形成鲜明对比,
120.5×56cm 约 6.1 平尺 使画面朴拙苍厚中又寓秀丽之美。值得一提的是,往见吴昌
硕花卉画中,少有禽鸟,本幅中,两只麻雀于枝头翻飞,陡
RMB: 500,000-800,000 增画趣,知其并非世人所说之不能,是不为也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