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7 - 中国书画夜场
P. 187

2550







          齊白石  1864-1957  風竹

          Qi Baishi  Ink Bamboo

          立軸  水墨紙本  1951年作
          hanging scroll; ink on paper; painted in


             ×   cm.      / ×    /  in.  约 . 平尺
          RMB: 600,000-800,000

          【題識】辛卯九十一歲白石。

          【印文】白石、大匠之門



















              白石老人畫竹與眾不同,「有我家畫法」。畫墨竹先畫葉,把構圖的
          局勢想好,開始用磅礡的氣勢一揮,古人有「怒氣寫竹」的說法,就是說
          要一氣把全幅的葉子畫妥,然後再畫竿,永遠無有板刻的現象。這是老人
          畫竹的秘訣。

                                ─節選自胡佩衍、胡橐《齊白石畫法與欣賞》









              竹子,是中國傳統繪畫中最富象徵意義的「四君子」題材—梅、蘭、
          菊、竹之一,同時亦與松和梅合稱「歲寒三友」,它在人們的心目中,往往代
          表著正直、虛心、高節的美德。故此,畫家們常喜歡以竹自喻、傳達心志。相
          比於梅、蘭、菊、松,齊白石創作的竹子數量較少,大幅之作更不多,亦更顯
          珍貴。

              宋元時期畫墨竹已很盛行,宋代蘇軾、文同,元代李息齋、吳鎮、柯九
          思等都是畫竹高手,清代揚州畫派中的鄭板橋、李方膺對墨竹又有長足發展。
          齊白石認為畫竹能有成就的畫家都是從寫實中來,他在題畫上曾記有:「與可
          (文與可)以燭光取竹影。」又有:「鄭板橋云:‘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
          得於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余亦師之。」顯然,齊白石「師心不蹈跡」,
          不受古法的束縛,而從種竹、看竹、觀竹中,悟出「我家畫法」,其與眾不同
          的技法在《風竹》中展現無遺。
                                                                                                        2550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