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中国书画夜场
P. 100
2524
張大千 1899-1983 振衣千仞崗
Zhang Daqian Scholar's Sojourn Among the Lofty Mountains
鏡心 設色紙本 1982年作
mounted; ink and color on paper; painted in
× . cm. / × / in. 约 . 平尺
RMB: 1,600,000-1,800,000
【題識】振衣千仞崗。中華***十月,寫似南庚吾兄、逸玲仁嫂夫人儷教,大千弟張爰。【印文】
壬戌、張爰福壽、大千父、己亥己巳戊寅辛酉、大千豪髮、摩耶精舍
【說明】北美余南庚、唐逸玲伉儷舊藏,附家屬信。
余南庚教授(1915–1991),美國傑出心臟病學家、內科醫生,美國心臟學會主席。江西省靖安縣仁首
港頭人,1939年畢業於上海醫學院,留校任教。1944年獲庚子款獎學金赴英國深造,就讀於倫敦熱帶病
學院,研習傳染病學。次年轉劍橋大學攻讀心臟學。翌年又赴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進修,後受
聘於羅徹斯特大學,從事心臟學教學和臨床醫療,余夫人唐逸玲女士亦擔任該校兒科助理住院醫師。
余氏之後成為該校醫學院心臟學科主任,被推崇為國際心臟學權威之一,在美洲中華醫學學會上獲傑
出學術獎。余南庚在***患病期間,數次返台領導醫療小組為其治療,後又任***之醫療顧問。
一九七六年返台定居的張大千,於次
年遷入台北外雙溪他所籌建新居「摩耶精
舍」。「摩耶」之名據說是依據佛教典故,
是指釋迦牟尼的母親摩耶夫人腹中,有三千
大千世界而命名。整個摩耶精舍完全展現張
大千心中的圖景:中庭水池開著荷花,旁邊
襯著許多珍奇異樹,後園的梅丘梅樹繁茂。
盆栽為山林之精華,張大千喜愛盆栽,尤其
余南庚、唐逸玲伉儷 余南庚、唐逸玲後人證明信
是松樹,幾乎是遍布於前、中、後三個庭院
之中,另植栽有四盆已超過二百年以上的鐵柏。這些珍貴的收藏都是可供他在繪畫上取得靈感的泉源。遠自美國運
回來的「梅丘」巨石,安置在後園內,與遠山相互輝映,再配上石前的幾株寒梅,景致美麗。精舍內的景致往往便
成為我們所見大千先生創作中活靈活現的題材。
作品取意西晉左思名句「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 」,詩中「千仞岡」、「萬里流」,顯得氣勢豪邁高
亢;「振衣」、「濯足」則將魏晉風骨的高士傲骨崢然,清高脫俗形象躍然紙上。張大千繪山巒之巔,高士獨
立,迎風策杖,風姿綽約。大千晚年返台,築摩耶精舍定居,其意趣高潔之志,喻於畫中。
張大千在此幀中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傳統造型的法則,他的晚年山水憑借水墨的自然流淌滲化而定出大的形勢,
然後或以濃墨破淡墨,或以淡漠破濃墨,顯現出峰巒高低起伏和轉折向背的形態,這是以墨定形,並求一種迷蒙渾
沌的意象。再以大筆來引導融入早年各皴種點線條結合使成山勢之形象,一次一次地加迭,繼之以收拾點寫方能完
成。再將自畫人像立於山峰正中央,附以振衣而起,一塵不染,意氣風發,立志高遠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