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0 - 中国书画(一)
P. 340

中国古代书画专场



























                                                                 505























                                                                 506

           505                                506
           光绪(1871-1908)  朱批奏折                刘墉(1719-1804)  行书杂文

           册页  纸本水墨                           镜芯  纸本水墨
           光绪九年(1883年)作
                                              28×90cm  约2.3平尺
           22×39cm  约0.8平尺                    无底价
           无底价
                                              【释文】柳公权记青州石,未研墨易冷。凡顽石扞坚,磨墨者用力太过而疾,则两刚相拒,必
           【释文】知道了。                                  热而沫起,石末本瓦砚,极不佳,至今青州有之。唐中世未甚知有端石,当是以瓦质
           【款识】再江苏、安徽赈捐案内各绅                          不坚,磨墨无沫耳。昌黎集中有端州石工之句。坡公所记许敬宗砚已是端石,况以后
                   富捐助棉花……光绪九年                       耶。欧公谓“唐人未重牡丹。”或疑妄人伪讬公语正此类也。黄华老人写墨竹,铁简
                   十一月二十五日。                          将军挽大弨。意足不求颜色似,荔支风味配江瑶。全校陈简斋《中州集》所录也。赵
                                                     闲闲少尝寄黄华诗,黄华称之曰:“非作千首,其工夫不至是也。”其诗至今为人传
           【作者简介】爱新觉罗·载湉,清德
                                                     诵,且赵以此诗初得名。诗云:“寄语雪溪王处士,年来多病复何如?浮云世态纷纷变,
           宗光绪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
                                                     秋草人情日日疏。李白一杯人月影,郑虔三绝画诗书。情知不得文章力,乞与黄华作
                                                     隐居。书此数行太谨饬,无精颇也。
                                              【款识】自前亥后书于双松阁。
                                              【钤印】刘墉印信(朱文)、飞腾绮丽(白文)、御赐海岱高门第(白文)、老桂山房(白文)

                                              【作者简介】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
                                              号,清代书画家、政治家。山东省高密县逄戈庄人(原属诸城),祖籍江苏徐州丰县。乾隆十六
                                              年(1751年)进士,刘统勋子。官至内阁大学士,为官清廉,有乃父之风。刘墉是乾隆十六年的
                                              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工书,尤长小楷,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