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9 - 中国书画(一)
P. 299
书道
450 — 历代书法专场
董其昌(1555-1636) 行书临米芾笔
立轴 纸本水墨
120×59cm 约6.4平尺
无底价
【释文】枣棘为薪,截断分开成四束。陆贞山联对
云,阊门起屋,补少移多作两间,句意最
佳
【款识】临襄阳外史书
【钤印】太史氏(白文)
【题跋】董香光意临米襄阳书,得米老三味,去岁
得之吴中书肆间,真佳缘也,玩之再三不
忍释手故记之。光绪十六年,文卿洪钧
【鉴藏印】吴郡徐翼鉴藏(朱文)、洪钧之印(白
文)、戊戌辰状元(朱文)过云楼藏
(朱文)、徐邦达真赏印(朱文)、通
州张季所藏金石书画印(朱文)
【作者简介】董其昌,明代书画家。字玄宰,号思
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擅画山
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
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
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
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
【藏家简介】1、过云楼以收藏名贵书画著称,享
有"江南第一家"之美誉。
2、洪钧(1839-1893),清末外交家。字陶士,号
文卿。江苏吴县(今苏州)人,祖籍徽州歙县。同
治年间中状元,任翰林院修撰。后出任湖北学政,
主持陕西、山东乡试,1881年任内阁学士,官至兵
部左侍郎。
3、徐邦达(1911-2012),字孚尹,号李庵,又号
心远生,晚年号蠖叟,生于上海,浙江海宁人。曾
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务委
员、杭州西泠印社顾问、九三学社社员。作为中国
艺术史界“鉴定学派”的一代宗师,徐邦达将传统
鉴定方法与现代考古学手段相结合,为书画鉴定
建立了可传授的研究方法和学术理论。有“徐半
450
尺”(意指其鉴画,于画轴展开半尺已知真伪)
和“华夏辨画第一人”之誉。代表作有《几种印
鉴及相关书画真伪》,《徐邦达集五·古书画过
眼要录(元明清书法·壹)》,《重订清故宫旧藏
书画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