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7 - 中国书画(一)
P. 287
书道
此作为郭沫若1963年秋由新安江水电站回杭州途中所 — 历代书法专场
作五律一首,1965年书赠寿康同志。寿康即为范寿康
(1895—1983),字允臧,出生于上虞丰惠镇。是一
位不顾年迈、从台湾远涉重洋取道美国回祖国定居的
爱国人士、老一辈教育家和哲学家。抗日战争爆发
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范寿康毅然离开教育岗
位,应郭沫若之邀,出任***会政治部第三厅副厅长
兼第七处处长,负责对日宣传工作。
此作郭沫若书法最具代表性的是此类行书创作,本幅
笔法刚劲有力,婉转流通,结体古朴饱满,欹正相
生,艺术水平极高,用笔笔毫满铺,还能同时兼顾形
体与神态。“黄金铺满地”等字笔法上字起字抑,层
次错落,精致演绎,遒劲有力,入木三分,洒脱中见
大度,自如中有刚毅,一笔一划,都彰显出有力量,
有气势,大胆泼辣、刚劲雄壮之貌。
从艺术家的角度看待本幅郭沫若的书法,从某种程度
上可归纳为学者型的书法家作品,因为其书法作品风
格文雅高古,字字索绕着一种“文”之气息,一提一
按如涓涓细流,温婉而雅致,是其诗、书、文、史的
高尚修养之间相互融合,是具有崇高艺术价值的书法
化境,是给后世留下的重要艺术瑰宝。
433
郭沫若(1892-1978) 行书自作诗
纸本水墨
1965年作
130.5×48.5cm 约5.7平尺
RMB: 120,000-180,000
【释文】金黄铺满地,晚稻兆丰收。凝雨埃尘净,钱江碧绿流。
【款识】一九六三年秋由新安江水电站回杭州途中作。寿鹿同志。
一九六五年夏,郭沫若。
【钤印】郭沫若(白文)
【说明】上款人:范寿康(1869-1983),浙江上虞人。中国著名
教育家、哲学家。
【作者简介】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
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四川省乐山客家人,
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是中国新诗奠基人之一。同时,还是
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致力于世
界和平运动。郭沫若著述颇丰,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
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