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0 - 中国书画(一)
P. 270

众所周知,徐悲鸿尤以画马驰誉世界,他笔下的马笔墨酣畅,形神俱足。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实
               他除了画马。也喜欢画猫。且画得也同样精彩生活中,徐悲鸿是位爱猫的人,他的家中养过不少猫,也
               许是爱猫的缘故,他的作品里经常会见到猫的身影,其中油画里多白猫,国西里多花猫。有两件艺坛广
               为流传的趣事,也可见徐悲鸿对画猫的钟爱。1934年在天目山写生途中,他曾以考题的形式问自己的学
               生,“我的画,什么最好?”有人答“马”,有人答“鸡”,只有杨建侯答“猫”,他则独赞杨建侯有
               眼光。而1943年在赠子吕恩女士《猫》时,他更是打趣地说道:“男孩子给马,女孩子给猫。人家都说我
               的马好,其实我的猫比马画得好。”言语间。他对画猫的兴趣可见一斑。
               徐悲鸿《猫石图》最精彩的地方要数作者对猫神的的匠心处理。作者以极其精微的笔触描绘猫的面部细
               节。且看此猫,高竖双耳,警觉异常;眉毛竖拔,活灵毕现;圆睁双目,怒气逼人;白须直挺,灵敏机
               觉;前爪直趋,坚实有力;后就微蹲,腾腾欲起。在花猫眼睛处理上,作者很好地运用了西画的光感、
               透视关系,将猫眼的剔透感及神的全部画出,把整幅画面点活,深得顾恺之提倡的“传神写照,正在阿
               堵中”的味道纵观全卷,作者将写实与写意完美融合,以纯熟的手法烘托出猫的神韵,使笔墨得到极大
               的解放,达到形与神的统一。

               徐悲鸿《猫石图》中,此猫怒目欲眦,跃跃欲起,威怒之气自画面腾出,那誓要赶走一那时刻准备斯斗
               奋争的决心,无不感染着观者。作者虽未直明“托兴”之意,但是画面中所传出

               的觉醒与奋起精神及誓要抵御外侵者的态度。本幅作品很好地体现了作者提倡的“尽精微,致广大”的
               艺术主张。徐悲鸿常常以作品“托兴”。他笔下的事物仿佛是“活”的,他的猫也常被赋予很多含义。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