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2 - 常州椿萱2024迎春文物艺术品拍卖会
P. 152
顾毓琇:百科全书式的硕学鸿儒
现代中国的百年史上,很少有人能担得起这样的赞誉:百科全书式的硕学鸿儒。但有一位当之无愧,
他就是无锡人的骄傲——顾毓琇。先生以自己一个世纪的人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的底蕴和容量,他是
“五四”新文学的翘楚、中国现代话剧的先驱、多产的国际桂冠诗人、泽被中外的杏坛耆宿、享誉世界的
科学巨擘、著作等身的文理大师、弘扬国乐的音乐权威。科学与文学、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这么多
看似不可通约的领域,在顾毓琇这里,实现了完美的穿越,并成就了他充满传奇的百年人生。
心 緣 同 顾毓琇,字一樵,无锡人,是电机工程方面的著名科学家,执教于民国时期几乎所有中国著名大学
Lot247-377 藝
的教育家,同时是一位文坛大家,在诗歌、戏剧、音乐、佛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很高成就。
启蒙教育,始于家庭。顾毓琇先生出身于书香门第,家族家风优良,人才辈出。顾毓琇的兄弟五人都是
博士,家族有着“一门五博士”的美誉。他是明代思想家顾宪成的后代,父亲顾庚明是思想家,母亲
是“书圣”王羲之的后裔,祖母是北宋文人秦观的后人。他的成长受父亲的影响极深,先生名字中的
上 一 款 場 專 藏 一 家 同 及 “毓”字由父亲所起,意为“施以教养”。接受“现代教育”的父亲从小教育他演算数学问题,培养他
— 同
的兴趣。祖母是他的诗文启蒙老师,祖母对诗歌的热爱与她的坚毅性格、远见卓识感染着他。
在顾毓琇先生的履历上有很多著名的学府,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国立音乐学院、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中国工程院创院院长宋健对先生说,“您在网络和系统理论方
面的贡献举世公认、功至名归。”控制论先驱维纳在1934—1935年到中国讲学,也正是因了顾毓琇先生
的邀请。如今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影响如此之深广,却没有几个人知道,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
的顾毓琇先生已经在此领域有如此突出的成就。
1923年,顾毓琇从清华毕业,被公派到美国MIT学习电机工程,成为从该校取得科学博士学位的第一
位中国人。
除了骄人的专业成绩,他的话剧创作也硕果累累,其间完成《荆轲》、《项羽》、《苏武》、《西
施》、《琵琶记》五部历史剧,《国手》、《国殇》、《天鹅》等现代剧。
百年人生见证沧桑巨变。顾毓琇先生以诗写史,寄寓国破流亡之恨、故国山河之思,将国内外风云
变幻尽数囊括诗中。生逢社会动荡、内忧外患之际,中华大地满目疮痍、民不聊生,先生始终心怀苍
生,忧心国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年底南京沦陷,先生作诗:“流人苦望收京早,烽火家园柳万
条”;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先生有感而吟诗《沙坪坝喜闻日寇投降》:“抛弃诗囊曾几时,惊人消息
耐人思。八年涕泪愁何在?万里江乡梦亦疑。”不禁让人联想起杜甫在得知朝廷收复失地,狂喜之下写
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彼时国人欢庆之情景,慨然而现。
“清风、明月、劲松,学者、诗人、教授”,是顾毓琇先生对自己一生追求和实践的总结,在他的
文字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记。他20世纪20年代写成的话剧《孤鸿》,编导的戏剧《古城烽火》《岳飞》,
和读来便觉慷慨之气纵横的历史剧《项羽》《荆轲》,皆显先生谦逊的品格、傲然的风骨和好学不倦的
求知精神,实为吾辈学人之楷模!
百科融汇,没有扎实的文化根基不行,没有阔达的胸怀不行,没有站在高处的眼光不行,而更重要
的,在我看来,是一颗为国为民之心!国家、民族、人民,铭刻在顾毓琇先生的百年人生,见证了一个
世纪的中国学人之风骨!
本次拍卖我们有幸征集到顾毓先生罕见的书法对联一件,上联:海阔天空心地光明静致远,下联:
乘风破浪精神自由吉象开,这也正彰显了顾毓琇先生非凡传奇的一生。
255
顾毓琇、苏文擢 书法
水墨纸本 对联片、镜片
尺寸:135×25×2、81×34cm. 约 2.5 平尺
RMB: 30,000-50,000
顾毓琇(1902-2002)系江苏无锡人,字一樵,晚年号樵翁。为中央研究院院士,精通教育、科学、诗词、戏剧、音乐、
禅学等领域,曾任中华民国教育部政务次长、国立中央大学校长、国立政治大学校长。曾获兰姆金奖、千禧金奖等国际大
奖,英文巨著《禅史》和多部佛学专著深受国际佛学界的重视。
苏文擢(1921-1997),名佐,广东顺德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幼承家学,以经学词章名世,学养甚深。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