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博古赏今—中国杂项专场
P. 8
3005
清 銅鎏金四臂金剛萨埵、羅漢一組五件
尺寸不一
RMB: 30,000-50,000
本组造像包含四尊上师像与一尊金刚萨埵像。金刚萨埵,汉传佛教称
之金刚王菩萨,为佛教大乘与金刚乘的菩萨;萨埵即有情,同菩提萨
埵之例。在藏传佛教,金刚萨埵是普贤王如来的化身佛,化现种种本
尊以教化众生。在大藏经中,金刚萨埵出现在《大日经》与《金刚顶经》
经文。在金刚界曼陀罗中,金刚萨埵位在东方阿閦佛旁。腰肢微扭,
面相丰满端正,五官舒展匀称,眼睑略俯视,表情静穆柔和,略含笑意。
束高发髻,垂下的发束搭于两肩,上有翻卷如小波浪的发卷。项圈
下缀并排“U”字形连珠璎珞,双肩宽厚,腰部紧束,躯体柔软饱满。
下身着长裙,手、臂、踝处均饰有钏镯。四位上师皆师像头部浑圆,
面容慈善,表情生动,神态坚定从容,身着交领僧衣,双手皆结禅定印,
鎏金亮丽。
3006
明 銅釋迦牟尼佛說法坐像
款识:皇明诰授荣禄大夫周华施恭制
高:24cm
RMB: 50,000-60,000
参阅: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
此尊迦牟尼佛坐像为一尊典型的明代中原铜佛造像,释迦牟尼结全
跏趺端坐,左手结禅定印,右手施触地印,是释迦牟尼经过六年苦修,
在菩提树下成道的标准成道像。其头饰螺发,排列密集,发正中有硕
大的髻珠,是宋元以来中原汉传佛教常见的装饰形式。面相方圆端庄,
眉间白毫,鼻梁挺拔,眼睑低垂,目光下敛,似俯视众生,神态慈
祥柔和,具有典型的明代汉地造像面相特征。袒露前胸,上着双领
式通肩式大衣,下身着高束腰僧裙,腰间束带并打结,颇具装饰意味。
衣缘处錾刻精美的缠枝莲花,纹样清晰精美,显示出当时匠人运用高
超的写实技法。衣褶布排有序,衣纹流畅自如,厚重写实,极富质感,
继承了汉地造像注重衣褶刻划的传统。此像背面底部边沿以篆书刻
款:皇明诰授荣禄大夫荣禄大夫周华施恭制。翻查史料可知周华施
(1590—1673),又名思华,字朝元,毕节卫七星关人。明毕节卫指
挥使,诰授荣禄大夫。由此可知,此尊佛座像应为明代荣禄大夫周
华施出资铸造,或为祈愿,或为还愿,供养于殿以修功德。
中国造像艺术的最高境界不在于形态,而在于神态。此尊释迦牟尼
造像双目垂附,嘴露笑意,充分表现出释迦牟尼佛悲悯众生,博大
雍容的气度和胸襟,能让观者体会到一种沉静、坦然之感,且保存
数百年前虔心刻款,更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