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中国书画夜场
P. 67

2518  齊白石  1864-1957  秋色秋聲



























                                                               《秋色秋聲》是齊白石黃金時期的草蟲題材的佳作。自唐代以來“評畫以禽鳥為
                                                           下,而蜂蝶蟬蟲又次之",宋人董道《廣川畫跋》所言記述了草蟲在以往中國畫史上的
                                                           地位。遍觀中外古今美術史,寫生昆蟲的畫者一直不乏,但草蟲一直不是文人心中畫的
                                                           主題。

                                                               直至齊白石,才又一次顛覆了繪畫史中對於草蟲的地位。他把鄉村最為常見的小
                                                           動物看作是具有某種情感的小生命並在它們身上賦予了其生命的情感意味。他把童年的
                                                           豐富生活通過它們反映出來,具有擬人化的特徵。他畫的草蟲有聲、有色、有質感、有
                                                           感情。草蟲的翻飛鳴躍之相,翻者折翅能見動作,飛者振羽如臨風聲,鳴者切股能聞音
                                                           響,躍者挺身可視起狀。他可以用細密有致的線條,表現透明微薄的蜻蜒、蟬的翅膀,
                                                           可以用一根線條,畫出蟋蟀乍直的觸角,幾筆皴擦途抹出飛蛾或蝴蝶似乎一碰即落的蓬
                                                           松絨毛。

                                                               “凡畫蟲,工而不似乃荒謬匠家之作。不工而似,名乎作也。"齊白石用“工寫
                                                           結合"的方法,以寫意的日常之物,工筆草蟲,配出了疏與密、工與寫、動與靜。這些
                                                           草蟲,是他以一個在亂世中為浮萍的低姿態,畫出了“草間偷活"的卑微和平常,也有
                                                           “為萬蟲寫照,為白鳥傳神"的雄心。
                                                               但對於觀者,看到這些草蟲時,讓我們好像回到小時候蟬聲喳喳、花蝶翩翩的少年
                                                           時光,重新感受到生靈的光輝,穿過重重霧霾和車流,所帶來的天真的觸動。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