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8 - 中国书画夜场
P. 258

2563  吳昌碩  1844-1927  四君子中堂•石鼓文八言聯























                                        吳昌碩1913年發起並出任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確立了自身於中國畫壇
                                    上的藝術地位。這一時期吳昌碩用筆靈活流轉,筆勢之奔騰,章法之跌宕,可
                                    謂興到筆隨,毫無刻板的設計擺布之氣,充滿浩然正氣。此時期構圖上更多表
                                    現為氣勢雄健,畫作佈局雄強靈動,縱橫捭闔,大起大落。

                                        畫面由墨梅、幽蘭、篁竹、秋菊組成,構圖均衡奇巧,畫面有機和諧,
                                    顧盼生輝。以篆書筆法畫出梅枝,梅花搖曳,顧盼自如,梅幹穿石而佇立畫面
                                    右後方。石頭以中鋒勾勒輪廓,石面以墨的濃淡堆積進行明暗對比,整體遒勁
                                    有力,筆墨酣暢淋灕。以石頭作襯托,梅枝自左下方向上伸展;再以篆書、隸
                                    書和草書融合的筆法繪幽蘭,用焦墨撇蘭葉,下筆急速產生枯筆與墨筆交錯的
                                    書寫性、體現他深厚的書法和文化學養。形成更為豪縱、蒼勁和渾厚的墨蘭形
                                    態。畫中菊花花瓣用雙勾筆法勾勒,所繪花瓣細長飽滿,富有生命力。菊葉單
                                    用水墨,側鋒闊筆掃下,趁墨色未乾即勾葉脈,枝葉繁盛,偃仰向背的菊葉,
                                    穿插的枝幹多姿生動。對於竹葉的抒寫,行筆更是一氣呵成,不拘泥於形式組
                                    合,大刀闊斧橫掃而過,大葉開張生動取勢,小葉收的緊、攏的嚴,竹葉角度
                                    變化多端,各形象交接自然,亂中有序。
                                        是幅以心靈映射萬物,代草木立言,作品的古意和逸氣十足。題款凝練遒
                                    勁、蒼勁雄渾、剛柔並濟,具有濃重的金石味道。整個畫面虛實相生,渾然一
                                    體,充滿高雅脫俗之氣節。

                                        吳昌碩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座奇峰,他有詩云:「曾讀百漢碑,曾抱十
                                    石鼓」,說明他終身致力於對石鼓文的研究臨摹,畢一生精力,禊而不捨。
                                    同時,在博觀約取大量金石鐘鼎文字和各種拓本之後,終於在晚年形成了吳氏
                                    特有的石鼓篆書風格,奠定了他作為篆書書大家的地位。吳昌碩借鑒石鼓文的
                                    特點,把蒼茫、厚重、古拙、斑駁的石刻特點運用於篆書的創作中,可見於此
                                    對聯,用筆恣肆沈穩,圓動而嚴峻,既保留了石鼓文雄渾古樸的氣質和剛柔並
                                    濟的特點,又打破了石鼓文齊平規整的佈局。字型偏長,左右上下錯落,似有
                                    向上奔騰之勢,所以姿態橫出,險峻異常,與原來的石鼓文在「似與不似之
                                    間」。在用墨上吳昌碩以遒勁的筆力,濃墨裹鋒一拓而下,起筆逆鋒入筆,使
                                    得起筆處墨色濃厚且飽滿,中段由於行筆速度的加快和力量的加大,挺拔而結
                                    實,線條尾端常常因為墨的稀少而出現渴筆效果,故使線條之內有濃、淡和飛
                                    白的變化,這種墨色的變化,與用筆的速度與挺拔的力度相輔相成,形成了筆
                                    墨交融,筋,骨,血,肉自然豐滿的獨特個性,古樸蒼茫,金石味十足,格調
                                    高古而顯沈雄。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