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8 - 中国书画夜场
P. 178

2545  陸儼少  1909-1993  贈朱燕因劉禹錫詩意冊(八開)
























       陸儼少與夫人朱燕因


          畫贈愛妻  不須示人                                                 愈發沈著厚重的風格轉變,作品中兼具了細密與厚重的特點。陸儼少曾在
                                                                     其自敘中言:「在六十年代以前,我的畫風較為縝密娟秀,靈氣外露;
          本作首開之中有著 「朱燕因藏記」一印,可以得知此冊是陸儼少為妻
                                                                     七十年代以後,日趨渾厚老辣,風格一變。」可見此時其筆墨已與早期大
       子朱燕因所作。陸翁晚年在「自述」中回憶到:「我們一家五口,二十多
                                                                     相徑庭,筆勢和運墨更加自由揮灑,構圖趨向於簡化,景物設置卻更加豐
       年來,她就是靠這點錢,支撐門戶,東西補綴,度過這漫長的艱難歲月,
                                                                     富多變。總結來說,這一時期的陸儼少作品具有以下特點:
       而從無怨言。每在窮窘,典質衣物,也從不告訴我,以免傷我的心。我受
       批鬥後,拖著疲憊的步子捱到家門.她總強為言笑,來安慰我,使我增加                                  第一、筆勢由細密、靈秀轉向寬博、深厚;書寫的意味與動感更強,
       活下去的勇氣。」動亂期間接踵而來的批鬥使得陸儼少身心俱疲,甚至曾                              但這種書寫,並不脫離山水形象的具體刻畫。這與黃賓虹突出筆墨的獨立
       經一度打算投河輕生。所幸的是在苦難之中,夫人朱燕因總能給予他莫大                              性而略其形似的追求有很大不同;
       的安慰和鼓勵,與他一路砥礪前行。也因於此,陸儼少每有得意之作,總
                                                                         第二、更加講究墨法,渾淪的濕筆勾點大大增多,出現了點厾的大小
       是蓋上「朱燕因藏記」一印。特別將心血結晶留給夫人,陸儼少夫婦之間
                                                                     墨塊,這些墨塊可以是山石,可以是草木,可以是陰影,也可以是半抽象
       的鶼鰈深情可見一斑。特別將心血結晶留給夫人,陸儼少夫婦之間的鶼鰈
                                                                     的筆墨自身。因為突出了用墨,減少了外露鋒芒的乾筆勾畫,整個作品的
       深情可見一斑。而『不須示人』、『且自怡悅』三方印在陸儼少作品中也
                                                                     筆墨由縝密精緻變為松厚豐潤,成為風格轉化的一大來源;
       較為罕見,亦可見陸儼少對此作的珍視程度。
                                                                         第三、「留白法」逐漸成熟—傳統「留白」一般表現落雪、雲氣或水
          手卷易好,冊頁難成
                                                                     面,陸氏進一步把留白作為畫面結構的一部分,即在對山體、林木作具體
          「中國畫的幅式是多種多樣的。普通的有立幅和長條立幅,也有橫的                             描繪後,即在其周邊留白,以突出要突出的東西,省略要省略的筆墨。這
       冊頁,或直的冊頁也有橫度較長的橫披……同樣情形,冊頁也要每張筆法                              種擴大的留白法,來自陸儼少對自然的觀察,也與他的畫面「繁復細緻」
       多變,各具面目,引人入勝。這是陸儼少在《山水畫芻議》中「七十八·中                             的特點有關——追求繁復細緻難免迫塞瑣碎,留白可以強化空靈,突出主
       國畫幅式」一文中所論,其中非常簡要地點明瞭冊頁這一幅式的特點,                               體,大大小小、豐富多變的留白與繁密粗細不等的主體(山石屋木、人物
       「每張筆法多變,各具面目,引人入勝」,這也是冊頁創作過程中的重點                              舟船等)形成的豐富穿插與對照,遂成為渾厚風格的另一成因。
       與難點所在。冊頁的形式在古今繪畫作品中是很常見的,從宋人小品到
                                                                         畫古人詩意,把詩的境界轉換為繪畫圖像,是一種再創造。它要求
       明清冊頁,都有很多經典作品流傳下來。同樣,陸儼少作為冊頁創作的高
                                                                     畫家對詩作有深刻的感受,要求詩意的空間想像,還要求繪畫氣質與詩歌
       手,也有很多冊頁類型的作品廣為流傳。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當屬《杜
                                                                     氣質的內在對應。陸儼少對古代詩詞大家用功頗深,如杜甫、劉禹錫等,
       甫詩意百開冊》,作品中對於詩意所感、畫境塑造、構圖經營、筆墨多變
                                                                     從本冊題跋可知:陸儼少認為劉禹錫具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以人定勝
       的處理與表達,甚至達到了一種前無古人的「詩與畫」之表現,也是陸儼
                                                                     天抨擊儒家天命論,為唐代大法家。這與陸儼少的人生境遇和態度不謀而
       少先生最為經典的作品。」 「手卷易好,冊頁難成」是中國畫畫家在創作
                                                                     合,因此陸氏曾多次以書法、繪畫寫其詩意,以表達自我人生態度和藝
       上的基本共識,尤其是山水畫創作,要求在章法、筆法幅幅有別,所以冊
                                                                     術理想。是冊以劉禹錫詩意寫畫八開,分別是《送春曲三首》、《初夏曲
       頁往往是一個山水畫家水準的試金石。
                                                                     三首》、《竹枝詞九首》、《秋詞》、《秋詞二首》、《柳花詞三首》、
          風格確立 渾厚老辣                                                  《始聞秋風》、《九華山歌》,筆勢深厚、書寫意味強,筆墨豐潤、留白
                                                                     豐富多變,詩意空靈,畫意深遠,被朱燕因視為愛物,珍藏數十年,首次
          1975年,陸儼少逐漸恢復了作畫的自由,此後先後去了新安江、井岡
                                                                     面市,實為珍罕。
       山等地,創作了大量的寫生作品,這一時期的作品,畫風也發生了明顯的
       變化,「陸氏山水」的風格特點愈發的成熟,由中期風格雋秀細密到晚年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