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中国古代书画
P. 63

4063
          方孝孺(1357-1402)  临米芾行书《三馆暴书帖》

          立轴  水墨纸本  1375年作
          FANG XIAORU  CALLIGRAPHY IN RUNNING SCRIPT
          hanging scroll; ink on paper
                      1
                           3
          242×96 cm.  95  /4×37  /4 in.  约20.9平尺
          RMB: 150,000-250,000
          题识:洪武八年秋七月,临于紫茅书舍,方孝孺。
          钤印:方孝孺印、文学博士
          释文:三馆曝书防蠹毁,得见来禽与青李。秋蛇春蚓久相杂,野
              鹜家鸡定谁美。玉函金籥天上来,紫衣敕使亲临启。纷纶
              过眼未易识,磊落挂壁空云委。归来妙意独追求,坐想蓬
              山二十秋。怪君何处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巧偷豪夺
              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君不见长安永宁里,王家破垣
              谁复修。
          说明:这件作品写于1375年,方孝孺时年十八岁。根据可以
              见到的材料可知方孝孺的书法主要取法王羲之、孙过
              庭,兼有赵孟頫意,偶涉鲁公。他的用笔活泼灵动,
              足见其笔性及天分,但偶涉鲁公一路,或许是因为颜
              真卿在书法史上为人书结合典范的缘故。从现有材料
              看,其大字作品极少。
              这件作品是件临作,其内容为苏东坡《次韵米黻二王
              书跋尾二首》之一,是苏东坡非常知名的一首论书
              诗。从这件临作来看,其底本未必是米芾真迹刻帖,
              而是当时非常流行的米字伪刻帖,但是恰恰可以看出
              明人对于米字的理解,以及明代流行的米字伪刻帖样
              貌,对于研究“米芾书法的明人接受”以及“方孝孺
              书法的风格、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这
              件作品虽然完成于方孝孺18岁时,但是清刚之气逼
              人,笔笔不苟,呼应了方孝孺的历史人物形象。
              此外,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苏东坡这首诗说的是他在
              曝书会上读到王羲之《青李来禽帖》时的惊喜之情,
              以至于归家之后还回味无穷,并写道:“归来妙意独
              追求,坐想蓬山二十秋。”诗歌不长,但是对书法
              史、对书家、对风格的探讨,都可谓是将本质、规律
              “昭昭乎若揭”。
              方孝孺其人可传史册固不以书,而刚方不折之气,流
              溢笔墨间。著有《逊志斋集》《侯成集》《希古堂
              稿》。

          方孝孺(1357-1402),浙江宁海人,明朝大臣,文学家、思想
          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
          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
          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建文
          即位(1399年)召为翰林学士,进侍讲,寻升侍讲学士。后因拒
          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学
          生870余人全部遇害,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
          人。福王时追谥“文正”。《明史》卷百四十一有传。
                                                                                                       【4063】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