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可居室藏名人书翰
P. 19
学研究。1954年,他结交了广西北海的陈希濂医生,得到他
收藏的越南钱币一批,从此他很注意收集越南的钱币,藏
品也越来越多。“我1953年开始玩钱币,当时没有钱,买不
起,太贵的我就不买,但我收藏钱币方面的书。”
钻研钱币学,一般人只看重钱币价值,但王贵忱看到更
深层次的意义。在 1984年第一期《中国钱币》杂志上,王
贵忱发表了《古币著录和有关问题的探讨》一文,他指出:
“我国古代的货币史丰富多彩的……这些古币,不仅是古代
文明和货币经济发展的见证物,新出土的古币,往往又是考
王贵忱与潘景郑(1907-2003)先生合影。潘景郑先生是著名的版本学家、词
古断代的重要资料,所以向来被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所重
人。王贵忱任职图书馆期间,因工作上的需要,经常到上海潘老家中请益。当潘
视,同时,由于它本身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自古以来就 老得悉王贵忱收集龚自珍诗文版本,慨然将自己所藏光绪红印本《龚礼部己亥杂
诗一卷》相赠,成为可居室所藏龚自珍书目中最珍贵的版本之一。
成为古物收藏家的猎取物,形成引起广泛兴味的学科,即钱
币学。” 02
他发现我国钱币世界大有乾坤。行走于这条路上,他从 受益终生的师友圈
收藏书做起,成为当代收藏钱币文献最多的人之一。潘景郑
王贵忱这辈子还有一样最大的财富,也是他最觉珍贵的
先生对此十分赞赏,认为王贵忱“先生藏书甚富,尤多珍
东西之一,那就是有幸结交了许多当代大学者,从神往到神
秘。曾编印《钱币书目》行世,中多罕传孤本”。但他绝不
交,问安请益,探讨切磋,比肩疾行……
止于收藏,而是收藏与研究并进,多年来发表众多钱币学术
谈及师友,他张口就数出周叔弢、于省吾、周作人、容
研究性文章。中国钱币学会评定的“金泉奖”,是泉界最高
庚、商承祚、潘景郑、王肇民、李可染、谢稚柳、黎雄才、
学术成果奖,王贵忱连续获得四连冠五项奖,这样的殊荣获
赖少其、廖冰兄等一长串为世人所熟知的大家。王贵忱的收
得者,目前泉学界仅此一人。
藏和研究除了古钱币图书,他还重点收藏明清以来的古籍,
更难得的是,他藏而不私。王贵忱早就意识到,个人的
包括全国,尤其是岭南名家大师的著作、信札等,这得益于
力量很有限,收藏了好东西,放在自己手里,未必能世世代
他与众大家一直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
代往下传。历史上收藏家的藏品因为念旧损坏或失传无存的
教训很多,太可惜了。学术乃天下之公器,藏品为人类之财
富,唯有化私为公,将这些东西交给国家、社会去管理、珍
藏,方可使之为更多的学者后辈所学所用。20 世纪 90年
代,当时已是中国钱币学会理事、广东省钱币学会副会长的
王贵忱,将自己珍藏的600多本古钱币书籍捐赠给中国钱币博
物馆。这批书多是善本,有的还是孤本,如明正德本元马端
临《钱币考》、明欣赏本宋李清照《打马图经》等。这批藏
书现在都成为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60多年与钱币打交道,90高龄的王贵忱调皮地说:“我
是真心爱惜钱!是个没钱的‘有钱人家’。”此为戏言,亦
为真言。 王贵忱与恩师容庚(1896-1984)教授合影于70年代末。在文字学、文献学和书
画鉴藏方面,容庚先生对王贵忱的影响都很深。王贵忱的钱币论文《说钱》、
《释鏄》就是在容庚先生的鼓励下写成并经于省吾审定后发表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