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4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
P. 264
作为古楚之人, 傅抱石于楚地文化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以画论,《楚辞》便是
造访他笔底的常客。 在诸多以 《楚辞》 为题材的创作中, 傅公作 “湘君” 、“湘夫
人 ” 数量最多。 自1943年12月首作以来, 兴趣不衰, 既有巨幛, 亦作小品。 但为, 便
倾心勾勒, 是其仕女画的代表样式之一。 今季 “大观” 有 《湘夫人》 一纸, 挂轴观
之: 满纸木叶飘洒, 远近聚散, 翻 飞徐徐; 柔雅女子亭亭玉立, 款步其间, 高髻、
柳眉、 杏眼、 红唇, 静女翩跹, 至美古典。 其态雍雅, 其质姝娈。 一个清灵洒落的
境界, 一个曼妙洵美的倩影。 这就是傅抱石在此幅中, 用画笔道来 “帝子降兮北
渚, 目眇眇兮愁予 。 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的境意。
傅公笔下的湘夫人, 自首作以来, 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意涵。 1944年
以后, 傅公的仕女画风格渐定, 造型上汲取陈洪绶的变形与石涛的洒脱, 笔墨
上参用高古游丝描, 运笔追求力度和速度, 有吴带当风之致, 大约是由 “静” 至
“动” 的转化。 受之影响, 此时的湘夫人亦开始出现这一倾向, 多呈现以面容艳
丽、 线条动势取胜的样式。 自50年代开始, 傅公再作湘夫人, 无论是笔墨风格、 审
美趣味, 还是人物造型比例、 眼 神刻画等细节方面发生了诸多微妙的变化。
据此作右侧公长题可知, 是赠与上款人 “郑平同志” , 即郑平 ( 1908-1970) , 山东日 照
人。 青年时代投身抗日运动, 曾任八路军115师 “运河支队 ” ***, 新中国成立后,
历任华东局委员、 纪委副书记, 中央监察委员会驻华东局监察组组长。 1957年,
任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 1960年4月, 成立浙江医科大学和浙江医学科学院,
郑平兼任校长及院长。 此件 《湘夫人》 创作于1961年, 根据傅抱石年谱记载: “
1961年12月5日, 傅抱石再到扬州。 ” 这与此幅傅公所题:“辛丑 ( 1961年 ) 岁暮, 傅
抱石扬州并记。 ” 在创作时间上相吻合。
此件 《湘夫人》 以准鸟瞰式的视角观察, 湘夫人身材秀欣, 长袍大袖, 宽裙曳地,
忧而不伤, 矜而不傲, 于仙雅古脉中呈现出坚贞傲骨的人物特质。 傅公于本幅注
意仕女面部勾画和服饰衣纹的线描, 尤其是对眼睛刻画极尽精微: 先用淡墨勾
轮廓, 复以较浓水墨勾眼皮, 再转至淡墨运散锋画双眸瞳孔, 进而达到含蓄深邃
又玲珑剔透的效果, 所谓 “传神写照, 正在阿堵中” 即此意。 湘夫人衣着取顾恺
之 《女史箴图》 式样, 衣纹略变高古游丝描工谨之意, 线条更具流畅 飞动之势。
服饰陈色以冷为主, 除飘带用红, 衣纹、 领口染皂以外, 余处或浅绛、 或素白, 显
湘夫人仙古之质。 同时, 傅公又以 “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渲染气氛: 以
淡墨加赭色画出大小不一的点, 看似漫不经意, 趁湿勾出叶脉, 即成方向、 姿态
各异的枯叶 。 满纸散落, 与人物的形成动与静的对比。
248 |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