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6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
P. 176
默当轩藏齐白石
编号:713-717
题 识 丹砂作花瓣,铸铁作枝干。任凭人作如何夸,不是玄都观里花。借山老人
八十六岁尚客京华,且喜旧时之白石犹存,丙戌。
716
钤 印 白石、湘潭人也、鲁班门下
红 梅 丹 砂
齐白石 立 轴 出 版 《吴昌硕齐白石书画选》,图编 41, 汉华文 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
1981 年版。
纸 设 本 色
1864
|
1957 丙 戌
(
) 1946 年
作
梅花是齐白石喜欢的题材,一方面是因为其象征着高洁的情操,另一方面,梅花
是齐白石对于故园的回忆,寄托着他的浓浓乡愁。 1900年,齐白石因家里添丁,
星斗塘老屋日渐窘涩,故携妻儿搬到梅公祠。关于梅公祠的梅花,齐白石在《自
述》中记道:“莲花塘离余霞岭,有二十来里地,一望都是梅花,我把住的梅花
祠,取名为百梅书屋。我做过一首诗,说:‘最关情是旧移家,屋角寒风香径斜,
二十里中三尺雪,余霞双屐到莲花。’梅公祠边,梅花之外,还有很多木芙蓉,花
开时好像铺着一大片锦绣,好看得很。”这种对于梅花的生动记忆始终贯穿在白
石老人的一生中。
齐白石画梅花先学青藤,又揣摩石涛、八大,再从复堂处汲取营养,后期则受同
时代吴昌硕、尹和伯影响最深。他将大写意画法与记忆中梅花的自然之态结合
起来,创造出独特的风格强悍的梅花之法,即如此幅。画中数枝梅花纠缠生长,
不做垂梅之态而取向上之势,有傲寒挺拔、生机勃勃之感。梅枝以力透纸背的金
石笔法写出,遒劲有力,显示出一种铸铁般的效果。梅花用色艳雅而不失沉稳,
花瓣以没骨法画出,以一笔色度的深浅表现出花瓣的饱满娇嫩,花蕊则以墨笔点
之。整幅以书法笔意将梅花的枝干与花瓣串联起来,笔力雄劲,色彩鲜艳,尤其
彰显了梅花的一身傲骨,令观者的精神也受到鼓舞。
Qi Baishi
Red Plum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Signed Jieshanlaoren, dated 1946, with 3 artist seals
× . cm. × in. ჿ . Ԅ
RMB: 380,000-680,000
USD: 55,100-98,600 出版物封面
160 |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