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2 - 观古I——玉器金石文房艺术
P. 262
仲義父鼎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 井中偉 撰稿
這件銅鼎為圓體,敞口,平沿,方唇,立耳,深腹,圜
底,蹄足。對稱的雙耳上厚下薄且向外稍撇,外側有並
行的兩道淺槽,耳根與沿面鑄接痕跡清晰可見。深腹弧
收呈大半球形,上腹飾一周重環紋帶,其下又有一條較
粗的凸弦紋作箍狀,下腹素面無紋。圜底上留有明顯的
範鑄痕跡,似未做修整。三蹄足內側削平,有竪向的淺
凹槽,足根較扁且外撇。整器厚重簡樸,內外布滿綠
鏽,局部附著少許土漬,腹外、圜底與足部似乎還留有
黑色煙炱痕跡。腹內壁有銘文1行6字:「中(仲)義父
乍(作)尊鼎」。口徑51釐米,通高57釐米,重34.6
公斤。
根據王國維首倡有銘銅器「器以類聚,名從主人」的定
名原則,可將這件銅鼎定名為仲義父鼎。其造型和紋
飾,與應侯鼎、函皇父鼎(《銘圖》2111)、梁其鼎
(《銘圖》2414)等均十分相似,唯個體大小有別。這
類銅鼎中也有不少類似作品,如河南洛陽東郊C5M906、
山西洪洞永凝堡BM7、山東曲阜魯故城望父台M20和 Ռެ˨ཻთྡ2111 ஷ৷ 29.2eɹࢰ
32e࠶Ԓ 15.3 ᔾϷdࠠ 6.3 ɷд
M46等。根據形制特點和共存器物特徵,可知這類銅鼎 1951 ϋɝᔛ৯Г௹يdତᔛ৯Г̦௹ي
的流行年代主要在西周晚期,下限可能進入春秋初年。
若詳加比較,這件仲義父鼎體量大而渾厚,器腹超過半
球,與晉侯對鼎、毛公鼎(《銘圖》2518)等形制基本
相當,其具體年代可斷定在西周晚期偏早厲宣之世。
Չཻთྡ2414
ஷ৷ 44eɹࢰ 43.5e໖ଉ 25 ᔾϷdࠠ 22.8 ɷд
҉ʆጤ࣏ᘠഗ৯Г௹يdତᔛ৯Г̦௹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