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岭南书画
P. 94
Lot93-110 马国权家属友情提供
(马国权与谢稚柳合影)
93
谢稚柳 墨竹
镜片 水墨纸本 1990年作
钤印:九九翁(朱文)、谢稚柳(白文)
款识:国权吾兄博笑。庚午仲春,过香江匆匆写赠。稚柳。
说明:上款人为马国权(1931—2002),广东南海人。师从
容庚先生。1979年移职香港大公报撰述员,兼香港中文
大学考古艺术研究员,并在艺术系任教 。先生在古文
字学、书法史、篆刻学、印学史等方面建树颇丰。
作者简介:谢稚柳(1910—1997),原名稚,字稚柳,后以
字行,晚号壮暮翁,斋名鱼饮溪堂、杜斋、烟江
楼、苦篁斋,江苏常州人。早年多任务笔细写,
晚年喜用落墨法,纵笔放浪,墨彩交融,呈现浓
郁浪漫的诗境。初与张珩齐名,世有“北张南
谢”之说。历任上海市博物馆顾问、中国美术家
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国家文物局全国古代书画
鉴定小组组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
65×44cm 约 2.6 平尺
RMB: 30,000—40,000
按:谢稚柳先生对画竹下了极深的功夫,时人无出其右。他
画竹取法北宋文同,对文同画竹深墨为面浅墨为背的技
法深有体悟。为了画竹,他自己还种竹,苦其难种,故
名其所居为“苦篁斋”,长期的体察与写生,成就了今
天他那楚楚清姿、摇曳有情的独特面目,不复将元人
画竹置于眼角。其有题自画竹诗云:“着色湖州迹已
沉,墨奴惟可论元人,分明照眼霜梢碧,苦向前贤拜后
尘。”适可见其心志。
此帧是谢稚柳先生于1990年过香江时写赠文字学家、书
法篆刻家马国权者,用笔飞动,深浅墨互用,霜梢劲
健,有摩天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