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6 - 无问西东1900-2000: 中国当代艺术特别专场
P. 146
无问西东 1900-2000: 中国当代艺术特别专场 Timeless Inner 1900-2000, A Special Selection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在当代艺术领域,王音的艺术创作构成了具有独特价值的个案研
究,同时也表征着一位优秀的艺术家在其所处的时代中的价值立
场。1984年,王音进入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学习。当“85新
潮”的思想席卷整个文艺界,中国当代艺术进行的如火如荼时,王
音没有盲目的套用西方语言,而是将自己放在中国绘画史的大背景
中去寻找自己的工作起点。在创作路径和精神路向上,选择五四以
来的中国文人传统作为其艺术之路的根基,开始了冷静、理性的艺
术研究,同时始终不断地进行着个人艺术语言的探索与实践。对于
王音来说,创作问题不在于单纯地标新立异,而在于回到一种艺术
形式的根源上去寻找真正的“新”。
策展人鲍栋将王音的绘画作了三个递进阶段的划分。以八十年代整
体上的文化激进主义为反思背景,王音从个人美术教育经历出发,
在1990年代初锚定了五四时期左翼现实主义美术历史资源,开始
了对中国美术现代性问题的钩沉,确立了基本问题意识的历时性取
向。2000年左右经历了一次短暂的“达达”期,经过对各种绘画及
图像资源、绘画风格或手法的挪用、戏拟、拼贴、伪造、虚构,王
音确立了一种以共时的互文性为基础的绘画快感价值。2003年再次
把目光转向了对中国美术现代性话语脉络的考察,包括西方的写实
主义、现代主义及苏派等外缘性话语影响脉络与本土化、民族化等 王音《父亲III》2010年代 布面油画 201×161 cm.
内发性话语建构脉络,王音完全进入了对这两条崎岖交错矿脉中的 中国嘉德,中国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之夜,Lot252,2015年11月14
日,成交价:RMB 1,725,000
话语考古发掘。
本场《无题系列·鞋匠》创作于2010年,正是王音第三阶段的重要
代表作。画面表现了一位正在修鞋的鞋匠,事实上这一形象曾多次
出现在王音的作品中。王音迷恋于借助固定的图式表现不同时期,
不同角度的内在观念,对于王音来说,在时间的进程和一再的重复
中,语言和精神世界的探索无疑令他获得某种自足的快感。2010至
2015年间,王音创作了三件相同主题的作品,本件《无题系列·鞋
匠》为同系列作品中尺幅最大,相较同系列中其他作品,或后期简
化画面元素、抹去人物五官,均不及本作的结构、色彩、语境来的
纯粹动人,引人发思。
王音作品中的场景并非来自他的记忆,而常常是取自媒体图像或他
自己拍的照片。这些画作似乎更接近于记忆的过程本身。作品的背
后不是艺术家的个人记忆,而是此时此地中国人共有的记忆状态。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观众会对他画里很多场景感到特别熟悉。
王音《无题(修鞋)No.4》2015年 布面油画 165×200 cm. 《无题系列·鞋匠》描绘了许多人记忆中都有印象的事件——修
曾展出于“王音·礼物”,2016年,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鞋。艺术家采用浑纯的色调与均匀的涂抹方式,使鞋匠修鞋的动作
中国嘉德 CHINA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