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中国嘉德2022年秋拍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
P. 77

画,如发黄的老照片给人以苦旧沧桑的回忆和联想,正方型的画面                        史责任感和民族忧患意识的程丛林曾谈论《华工船》的创作思想:
            构图大气舒展,右上方透出的远景虽仅一角,却已对比出江河与港                        “倘若,病困的人犹想活下去,那病困的民族又何尝不是如此?从
            口的宽广,给予观者辽阔的视觉效果。作为主要篇幅,艺术家将三                        生存的艰难去表现对生存的渴求;从民族觉醒之前的真实状态中,
            分之二以上的画面留给船体,船尾略略呈现尖碑状,铭刻的形式、                        即对命运的逆来顺受的方式中去表现最底层劳苦人民对厄运的抗
            浅浮雕般的肌理感都强化了作品内在的肃穆深沉。船上紧挨著站立                        争,去表现拼搏以进的民族精神。”用一系列的油画去表现中华民
            的,是数以百计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华工们,个个眼窝凹陷、神                        族的生命力,既是程丛林的愿望,也是他立足美术史的关键。《华
            态悲苦,无措地望著画外(即码头上送别的人们)。本幅作品全                         工船》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至暗时刻,觉醒前最卑微也最艰难的苟活
            幅绘有近150人,人物穿插、分布与用色均考究,精细处可分辨个                       图存,以“命运的逆来顺受的方式”抗争着厄运。当我们穿越时
            别姿态、五官和衣饰,远观又可视为气势贯通的整体,灰白褐色系层                       空,对视送别这些华工们,生命之沉,苦难之重,是如此的震慑人
            次变化丰富,充分掌握群像画的精髓,实虚松紧相得益彰,沉郁苦涩                       心!显示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的苍茫气象富有浑厚的存在主义气质。《华工船》予人最大的震撼在
            于,如此宏大的篇章,如此繁多的人物与细节,却丝毫未透露出一丝                       如果说百年前是一场被迫的屈辱迁徙,那百年后席卷而来的启蒙浪
            喧闹,程丛林透过构图色彩的统合,让整体笼罩在一股强大而无以名                       潮则是一次主动的文明出击,从麻木到启蒙,《华工船》再次以浑
            状的静默之中。艺术家高明地用沉默表现人间至悲,用麻木对时代发                       然一体的人群去获取完整而强烈的情势表现,铭记历史,奋发图
            出最大的控诉和呐喊,反而使作品成功传达出最大的力量!                           强。这件从人性深处对反殖民和民族命运进行探讨的美术馆级重
                                                                 作,不仅已获得众美术史学家的高度肯定,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
            《华工船》对接了时代的创伤,身陷泥潭的人无力挣脱,表现出的                        相信其重要性还将进一步凸显。
            往往不是激愤,只剩图存的苟且让生命的齿轮缓缓向前。充满了历

























                          《华工船》素描手稿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