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0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 · 近现代
P. 330
1961年傅抱石与关山月同赴东北地区写生,访长春、吉林、延边、哈尔滨、沈阳、
鞍山、抚顺、旅大等地,历时四个月,行程四千多里,北国雄强的山水风光使久居
南方的傅抱石分外震撼,称“兹游奇绝冠平生”。此次东北之行对傅抱石影响甚
大,为其晚年创作注入不同凡响的气魄,《天池飞瀑》即得稿于此次东北写生途
中。 1961年6月15日,傅抱石等人游长白山,登天池,天池瀑布之奇伟令傅抱石入目
难忘。 8月29日,从长白山返回延边后,当即在宾馆以此景点入画,创作了蔚为大
观的《天池飞瀑》,而天池瀑布也逐渐成为他后期创作中最经典的题材之一。
本幅乃画家刚自北行返宁,第五次写此画本,以为遣兴,较它幅稍作更动,隐去
前方布景,以简洁手法,集中呈现观瀑之景,空灵之气,溢于画面。
画中瀑布垂落于峭壁之上,滔滔水势越过乱石,携雷霆万钧之势冲岩而下,飞降
渊薮,水花四射,澎湃如汹涌浪涛,气势非凡。瀑布源流构思甚妙,水口处砾石参
差,石块的摆布恰到好处地衬托了水势,又施以散笔皴擦,水墨交融,大大丰富
了水口的表现力,水流的质感和动势陡增。散锋乱笔皴染的岩壁,兀立侧旁,微
掩住瀑布一角。寥寥笔墨勾画出潭边观瀑四人,为画幅点景,四人立于下方岩石
上,仰望素练飞泻,虽仅为数点笔墨,然笔简神全,令人赞叹。傅抱石初写天池瀑
布,多取全正面视角,以现其壮阔扑面之势,山险水涌,相得益彰。相较于纯粹表
现瀑布的直白,此幅竟多了几分含蓄隐约之美,使画面更加可亲可游,使观者如
身临其中,似可闻瀑布跌宕澎湃之声,显示画家处理此题材愈来愈心手契合,以
及千锤百炼之后信手挥洒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