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1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 · 近现代
P. 281

《时事新报》1943年1月19日“关良画展特刊”节录


             我认识关良,已将有二十年的时间了……他本来是一个洋画家,他初期的作风多半受了欧洲近代画风的影响。但因为他是一个温厚、稳重、沉着

             而同时又对民族文化有深深的爱恋的人,所以他的洋画在法则上虽则以西洋的理论做基础,但在内容上,实含有多重的民族色彩。
             这是他对艺术修养之深厚所致。总括的说,关氏的艺术,富有乡土的香气,是含有充分的对民族的爱而具有创造性的。他肯继续不断地创造着,
             相信他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开拓上,将有更惊人的表现的。
                                                                                                    ――《我与关良》郭沫若


             关先生的作品,可以说是得到艺术创造的真谛。他不但是艺术的同时又是富有中国民族色彩的……所以他的绘画虽则不求形似,但这正是中国绘
             画艺术的精神。正是艺术家最优异的创造性呢。

                                                                                   ――《由关良画展谈到绘画的艺术问题》张道藩










                                                                     1942年仲秋,关良于四川成都举办首次个人画展,在美术界引起
                                                                     极大轰动。画展上“钝滞涩重、拙中带巧、柔中带刚”的创作风
                                                                     格令关良从此在画坛独树一帜。展览盛况空前,四十余幅作品
                                                                     顿时售罄。时人认为他的作品乃“古今奇作”,郭沫若亲自撰写
                                                                     《关良艺术论》,极力推崇关良。尤其水墨写意人物画,受到茅
                                                                     盾的题词称赞。也是在这次展览后,关良正式担任重庆国立艺
                                                                     专教授。
                                                                     关良早年临摹“洋片”,沉醉在“色彩、线条、造型无穷的王国

                                                                     里”。在日本深造时曾受到梵·高与高更作品的陶染,这种陶染成
                                                                     为他的西方艺术底蕴,进而成为其中国画创作中自然表现出来
                                                                     的风致。但他的作品始终透露出东方文化的氛围感。具有中国气
                                 关良、顾卓英家人合影                          派,成为关良作品独特的精神气质。
                                                                     《摩登仕女》是关良笔下鲜有的样式。他在人物画上的造诣,首
                                                                     先在于细致入微的洞见。新文化运动后,社会变革翻天覆地,女
                                                                     士形象与社会地位迥异于前。西迁后,关良所在的成都,受到多

                                                                     元文化的冲击。画中仕女身着时装,格纹旗袍、波浪卷发、高跟
                                                                     皮鞋、皮质腕表,都彰显着她现代女性知性优雅的身份。然其蛾
                                                                     眉淡染、目光如水,一只碧玉戒指,手持“玉面朱唇醉红妆”的朱
                                                                     唇花,却恰似一朵解语花。整体色调淡雅,芳香四溢,肤如凝脂,
                                                                     手如柔荑,顾盼生姿,充满东方美人的风韵。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古诗中最好的年华,正
                                                                     是关良笔下仕女风华正茂的曼妙时刻。在局势困顿的当下,果断
                                                                     进取,尽享眼前欢愉的盛景,也成为艺术家想要传达的心情。得
                                                                     益于1942年个展的大获成功,关良得到一笔可观的旅行资金。开

                                                                     启了长达两年的遨游河山、探索各地名胜的历程,完成了日后艺
                                                                     术生涯中的一系列关键创作,《双岳揽胜轻舟过》等均创作于这
                                                                     一时期。他在西画与中国水墨两种语境中来去自如,信手拈来,
                        中国嘉德 2019 春拍第 2054 号  关良 1940 年代 双岳览胜轻舟过     心手双畅。
                               53×37.5cm  成交价 :356.5 万
                                   源自艺术家家属
                                中国嘉德 2004 年春拍第 12 号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