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 · 近现代
P. 106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书画界顺应时风,方向与吴昌硕的金石味面貌十分
契合。这促成了以日下部鸣鹤、河井仙郎、长尾甲为代表的日本书画界
名宿对吴昌硕的推崇。而王一亭的经纪活动与“六三园”白石三六郎的
支持使得吴昌硕作品最终风靡日本,成为近代中国画家在日本书画市场
经济效益最好的画家代表。
在日本艺坛,对吴昌硕艺术传播最为尽力者当属河井仙郎与长尾甲。“二
人对中国文化造诣之深,习学之笃,以及传播之功,不能等闲视之。”长
尾雨山(1864—1942),名甲,工于诗书,为东京帝国大学文科讲师,1903
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译工作,“从1911年至1913年居住在上海爱而
近路(现在的安庆路),与吴昌硕寓邻”。在比邻而居的时间里,朝夕往
来。“三年后夏天,长尾装束东归,吴昌硕不但为他写墨梅,更赋诗依依
相送”。长尾雨山回日本后对吴昌硕的作品推介,其作用非常明显:“正
是由雨山推挽介绍,吴昌硕的绘画出现在日本人士的面前,遂使日本人
见到了真正的文人画而被其魅力吸引。其书法篆刻也随之备受欢迎,如
此在日本出现了‘吴昌硕热’。”
双色菊花为吴昌硕七十二岁时所作。其时正是缶老真力弥满,艺术成就
达到巅峰的时期,用心而作,满题长跋难能可贵:用红黄两色画出两组
菊花,旁枝斜出,顾盼有情,绚烂多姿,黄菊以墨线勾出,红菊没骨,枝
叶点墨淋漓,逸笔纵横,看似随意,却处处不离法度,艳丽而别致,显示
了缶翁大写意的典型风格。在强悍之气和墨色韵味之间,墨色干湿浓淡
各得其宜,在古厚奇拙中藴含秀润,于秀润中透出苍茫古趣。昊昌硕画
的布局大起大落取对角斜势,用枝干衔接以增画面气势,注重画面错综
回应,枝干交插。以顺应逆,以拙藏巧。题款纵四列,自作诗取“黄花斜
卧竹篱边,扶醉闲吟细雨天。若与泉明谈往事,不堪回首义熙年。”参禅
泼墨,既有风景又有时局,布局与气势统盘处置。打开画卷,真气弥漫。
画及题跋郁勃华滋,形式和内容形成了完美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