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
P. 95
[309]
著 录 《石渠宝笈三篇·漱芳斋》,《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第九册,917-918页,上海书店,1988年。
按 语 曹夔音,清乾隆时宫廷画家,江苏南京人,擅山水,善摹古而能不专一格。乾隆尝赋诗誉之曰:“无多丘
壑有多趣,妙处天然是老迂。”“日长山静幽怀惬,石谷云西妙处兼。”此册仿宋元明十二家,每开皆有乾
隆诗题,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末开雪景乾隆诗有“那待置身图画里,望中已觉十分凉。”可见其欣
赏如此!
据《石渠》记载,此册为金粟笺本。金粟笺为北宋时浙江海盐金粟寺抄印大藏经的特制佳纸,上蜡砑光
后光洁如金版,大多呈黄色,极发墨,书写后墨黑如漆。初皆由经生抄写,后亦偶有雕板印刷者。此纸
约在元初被发现,赵孟頫、俞和偶以作书,入明后大量流入吴中,为祝枝山、文徵明、王宠等所赏,故
书写极多。谢时臣、文嘉也偶以之作画。更有用作手卷之引首拖尾者,入清时已极为稀少,且大多被收
入宫中。曹夔音此册之第一开反面有墨痕透过,从字迹看似是雕板印刷的藏经,因为稀有,故尤为珍贵。
又第一开乾隆诗题,墨迹下面似有刮过的刀痕,应是乾隆原有一诗,题写后诗句又有了改动,于是刮去
原题重新书写。这种情况在董邦达《山水册》中也见过。幸藏经纸不透墨,纸质又坚紧,刮过亦不过分
伤纸,尚可在原来位置重新书写,但残留的痕迹终令人可惜。不过从另一方面衡量,可见乾隆对自己诗
题也有一定的要求,才会不厌其烦的改动。作为一个至高无上的帝王,有如此要求可称难得。
曹夔音画传世不多,此册仿关仝、仿王蒙、仿沈周诸开,构图饱满,造境邃密,有小中见大之概,可见
曹氏功力之不凡,况经石渠藏弆,乾隆品题,虽有散佚,仍值得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