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香港宝拍2023年迎春拍卖会
P. 97
232 此件獸面紋銅瓿器形端莊古雅,造型美觀,紋飾謹嚴,鑄造精良,工藝精湛,堪稱商
代晚期銅瓿的上乘佳作。該器圓潤端莊,小侈口,窄折沿,斜方唇,短束頸,圓溜肩,
商 兽面纹瓿
弧鼓腹,緩平底,底承高圈足。頸部素地,飾有兩周弦紋,肩部鑄飾夔鳳紋,其間填
有修 飾雲雷地紋,腹部飽滿豐腴,出三條扉棱,其間鑄飾三組威武霸氣的饕餮獸面紋,圈
足亦有夔紋裝飾,滿工狀態,毫無疏漏。此件銅瓿造型和裝飾協調自然,制作精致,
口径 16.8cm, 高 18.5cm
尤其構圖嚴整的獸面紋爲這件銅瓿更增添了幾分奇詭神秘與肅穆莊重。像這樣保存極
好的銅瓿實屬鳳毛麟角之絕品,具有珍貴的曆史、藝術和收藏價值,是研究中國古代
青銅藝術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起拍價:HKD 200,000 「瓿」字最早見于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本義爲盛食之器。 《說文 • 瓦部》:「瓿,
甂也。」又雲:「甂,似小瓿,大口而卑,用食。」宋代開始著錄銅瓿,呂大臨在《考
古圖》卷五中首次著錄了兩件銅瓿,采納《說文》之說,「姑以瓿名之。」王黼在《博
古圖》中解釋瓿的形制與功用,「若乃瓿所以盛醢酰之物固以狀此」,意爲瓿是盛放
醬料之物的容器所以形狀如此。實際上,銅瓿屬于貯酒容器,由銅罍衍生而來,至遲
于殷墟文化壹期開始出現,主要流行于商代晚期,進入西周早期就基本不見了。很明顯,
銅瓿是殷商「重酒」文化的産物,與觚、爵、尊、卣等酒器搭配組合,通常用于祭祀、
宴享等重大特定的禮儀場所。銅瓿流行時間不長,存世數量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