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泰赋 重要中国瓷器
P. 88
412
十八世纪 仿钧釉渣斗(附老盒)
来源:1. 美国王旦旦女士(张大千关门女弟子)旧藏(其购于上世纪
80年代香港半岛酒店内五丰古玩店)
2.美国金洲遗产拍卖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渣斗起源于晋代,多见于高古壁画,且多为瓷质,是一种过
滤茶的器具,后逐渐演变为卫生用具,元人笔记《静斋至正直
记》记载「宋季大族设席,几案间必用筋瓶、渣斗」,其中的
渣斗,即指此物。此器式造型饱满,线条圆润。整器外壁满施
仿钧天蓝釉,釉质温润恬静,富有乳浊质感,古韵十足,可堪
珍藏。
王旦旦,名曦;其父为海上名书家邓散木的得意弟子也是香港电
影界知名的才子王植波,母亲为电影明星翁木兰,亦擅丹青。生
于上海,1957年移居香港,先随师周士心,赵少昂,彭袭明学
画。1965年在在纽约拜张大千为师,次年随师张大千前往巴西圣
保罗,为期三年的八德园岁月,1972年移居旧金山迄今。
本品带民国原装老锦盒并附美国金洲遗产拍卖公司王旦旦签名证明
信件。
H: 10.5cm D: 12cm
RMB 10,000-20,000
412(mark)
美国金洲遗产拍卖 王旦旦童年在香港
证明信件(附签名) 与父母合影
413
清乾隆 青釉暗刻莲瓣纹长颈瓶(带木座)
来源:天民楼旧藏
记录:1.香港苏富比,1978年5月27日,编号517
2.香港苏富比,2019年05月30日,编号0027
说明:拍品形制古雅雄健,全器通施粉青釉,肩及近足处暗刻仰莲
瓣纹。精致的纹饰与温润似玉的粉青釉浑然一体,显示出乾
隆朝高超的烧瓷技艺,体现出美观与实用的完美结合,达到
了“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的艺术境界。检阅公私博物院相关
资料:日内瓦远东艺术博物馆藏一类例,瓶肩刻花瓣纹,瓶
口微撇,收录于约翰.艾尔斯,《The Baur Collection》,
卷3,日内瓦,1972年,图版A334。另有一较大例,属 Hon.
Mountstuart William Elphinstone 旧藏,后入大维德爵士
宝藏,现贮大英博物馆,为载于博物馆网页,编号PDF,
B.569。另一较大蓝釉瓶,为仇焱之旧藏,售于伦敦苏富比
1981年5月19日,编号520。
H: 17.5cm
413(记录图)
RMB 50,000-80,000
413(标签)
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