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泰赋 重要中国瓷器
P. 81

而婴戏图案绘于瓷器之上最早出现在明永乐年间,后来在清代大行其                       婴戏图的表现对象为天真烂漫的孩童,但并非是对儿童游戏的单纯描
          道,尤其是康雍乾三朝出现较多,缘于当时社会生活稳定、人口增长                       画,同时也寄托了许多特殊的寓意。明清时期,婴戏图从最初的两三
          较快,使之成为习见的艺术画面。婴戏是盛世安详的象征,婴童的嫩                       人,发展至四子、八子、十子、百子等,尤以八子婴戏最为典型。上
          臀藕臂,煞是可爱。在瓷器上,也大行其道,也因其题材对于画工的                       至宫廷贵族,下至普通百姓,都对婴戏题材十分喜爱。总体来看,婴
          高超要求,从而使得绘画“婴戏”题材的瓷器,烧造成本与瓷器价值相                      戏纹在明清彩瓷装饰中得以广泛流行,首先是对传宗接代思想的一种
                                                               表达,其次是对趋吉避凶愿望的一种寄托.










           故宫旧藏 明成化青花婴戏碗


                                                                           儿童拉鸠车,“鸠”与“久”谐音,寓意“长
                                                                             久”“久安”,手持宝瓶。寓意保平安


                                                               婴戏的集成,寓意百子千孙,人丁兴旺,以此表现繁荣盛世,太平景
                                                               象,是中国人趋吉求福质朴愿望的体现。罐中的孩童,手中有握石
                                                               榴、桃子等果实的,即是取其多福多寿、子孙满堂之意。还有闹花灯
                                                               的孩童所举之灯,有象、瓶、戟、鱼等形状,则取太平景象、吉庆有
          故宫旧藏 明成化青花婴戏碗                                        余之意。在清乾隆时期的瓷器纹饰中,吉祥图案增多是其特点之一,
                                                               即用各种动物或植物及物品的谐音,绘出象征吉祥或祝福
                                  之用类别的题材更高,青花中写               寓意的纹饰。
                                  实与白描的交叉运用,是婴戏图
                                  的艺术特征之一。

                                  官窑上绘制婴戏则是寄托祈求国
                                  运昌隆、人丁兴旺的严肃宏大主
                                  题的同时,又增添了些许自在轻
                                  松的意味。中国绘画在艺术创作
                                  上追求描述的意境,落于瓷器之
                                  上,亦是追求“线条灵动”、“笔断
                                  意连”和构图上的“虚实相生”、
          与宫廷艺术的结合,并未消融其风         “连续呼应”,所以在瓷器上绘制
          俗性,相反却为宫廷艺术增添了别         连续画篇,对画工的构图,布
          样光彩,民间的热闹红火与宫廷的         局,线条,色墨,运笔都有很苛
           精致细腻达到了完美的平衡。
                                  刻的要求。





                                                                       北宋 苏汉臣 (传)婴戏图

                                                               婴戏题材是中国古代民间生活的真实写照,出自民间艺人对身边事物
                                                               的观察,因而带有浓郁的民间艺术气息。真正的艺术一定是耕织于民
                                                               间,统一价值于大众,精进其艺于独术。将艺术表达结合高超的技艺
                                                               凝练于艺术品本身,这也是艺术品能够穿越历史而更加呈现魅力之
                                                               处。收藏的意义与乐趣也尽于此。愿这一抹青花展现的童乐,可以让
                                                               你穿越时空与古人共感天伦。






          明 夏葵 (传)婴戏图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079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