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7 - 中国书画日场
P. 327
112-10 112-11
孙云生 潘素
孙云生(1918—2000),又名家瑞,河北宁河人。家学渊源,
九岁从叔父启蒙习画,修临王羲之,欧阳修,苏轼,欧阳询
等名家书法,并从其母习诵近体诗。后师从王雪涛、秦仲
文及胡佩衡等人,着手勾勒古人名迹,并遍临宋、元、明、
清各大家。1936 年,孙云生拜张大千之大风堂门下,其后
追随大千先生长达四十七年,并跟随大千先生旅居巴西。
112-12 112-13
吴咏香 张光宾
112-14 112-15
谭昌揅 戴熙
谭昌揅,1933 年生于四川省,中国杰出的花鸟画家。现为 戴熙,清代画家。字醇士,号鹿床、榆庵、松屏、莼溪、井
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艺 东居士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咸丰翰林,官至兵部右
术家协会四川分会理事,四川中国画研究会会长,国画家, 侍郎,辞官归里后主持崇文书院。擅画山水,学王恽笔墨,
舞台美术家。 其作品清新朴质、隽永秀丽且画风独特,自 兼师宋元诸家,尤善花卉及竹石小品,能治印,著有《习苦
成一格,其艺术传略曾被海内外报刊及电视、广播等媒体作 斋集》《题画偶录》等。画作有《云岚烟翠图》《忆松图》
过数十次专题介绍。 《满门风华》等。
112-16 112-17
沈复 梁国治
沈复,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 梁国治 (1723-1786),清代书法家,字阶平,号瑶峰,一号
曾以卖画维持生计,十九岁入幕,此后四十余年流转于全国 丰山,又号梅塘,浙江会稽 ( 今绍兴 ) 人。
各地。后到苏州从事酒业。著有《浮生六记》。工诗画、散文。
112-18 112-20
吴熙载 吴昌硕
吴熙载(1799-1870) 原名廷扬,字熙载,后以字行,改 吴昌硕(1844 年 8 月 1 日—1927 年 11 月 29 日),初名俊,
字让之,亦作攘之,号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苏 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
仪征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善书画, 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
尤精篆刻。少时即追摹秦汉印作,后直接取法邓石如,得其 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
神髓,又综合自己的学识,发展完善了「邓派」篆刻艺术, 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
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112-21 112-22
朱屺瞻 赵之谦
朱屺瞻(1892 年- 1996 年)汉族,江苏太仓人,八岁起临 赵之谦(1829 年 8 月 8 日- 1884 年 11 月 18 日 ),汉族,
摹古画,中年时期两次东渡日本学习油画,五十年代后主攻 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揅(huī)
中国画,擅山水,花卉,尤精兰、竹、石。创作继承传统, 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与
融会中西,致力创新,所作笔墨雄劲,气势磅礴,具有鲜明 吴昌硕、厉良玉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
的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生前历任上海艺术专科学校教授, 吴昌硕并称“清末三大画家”。
西画系研究所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他的作品融会中
西,致力创新,所作笔墨雄劲,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
特色和个人风格。出版著作有《朱屺瞻画集》、《癖斯居画谈》、
《朱屺瞻画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