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8 - 中国书画日场
P. 268
054-03 055-01
唐云 吕万
唐云(1910 年 -1993 年),字侠尘,别号药城、药尘、药 吕万,原名英丕,字十千,一字选青,别署青无尽斋,浙江
翁、老药、大石、大石翁,画室名“大石斋”、“山雷轩”。 海宁人。近代画家,早年从王一亭学画,参加海上题襟馆金
生前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 石书画会。1923 年仲夏与任堇叔、洪庶安等在上海麦底安
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 路(今山东南路)明德里创立停云书画社,为主持人之一。
代院长、名誉院长等职。 绘画兼擅工笔、写意。山水仿宋元人法,晚年近王揅、吴历;
花卉出入陈淳、徐渭之间。亦能诗。
055-02 055-03
张石园 张辛稼
张石园,又名入玄,字克揅,一字蔼如,又号麻石翁,江苏 张辛稼 (1909 年 --1991 年)名枢,字辛稼,以字行,早
武进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文史馆员,擅山水画,其作 年亦署星阶,晚号霜屋老人。江苏苏州人。自幼喜绘事,专
工整森秀,笔力劲健,书法亦深具功力,对金石学也颇有研 攻花鸟,从临古入手,初师吴门画派,已文秀见长,二十多
究。 岁时即崭露头角。五十年代后受海上画派明丽画风的影响,
并注重写生,作风为之一变。七十年代后形成个性风格,淡
化了常规色彩,更巨时代的气息。曾任江苏美术专科学校教
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美协理事、苏州国画院院
长
055-04 055-06
熊松泉 吴子深
熊松泉 (1884 年 -1961 年 ) 男,现代画家。名庚昌,字松泉, 吴子深(1893 ~ 1972)原名华源,初字渔揅,后字子琛,
以字行。江苏南京人,寓上海。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市 号桃坞居士,江苏苏州人,曾赴日本考察美术。家为吴中望
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 族,收藏宋元古画甚富。曾以巨资创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
于沧浪亭畔,自任校董及教授。擅山水、兰竹,顾云弟子;
并精于医道。山水远师董源,近宗董其昌,笔墨清秀。竹石
师文同,偃仰疏密、合乎法度。书宗米芾。1927 年斥巨资
在苏州“沧浪亭”创设苏州美专校舍。吴氏与吴待秋、吴湖帆、
吴观岱有“江南四吴”之称,与冯超然等有“三吴一冯”之称。
055-07 055-08
沈一斋 黄幻吾
沈一斋 (1891- ?),以字行,又号云台山人,江苏灌云 黄幻吾 (1906.9-1985.7),名罕,字幻吾,号罕僧,晚年称
人,客居上海,以卖画为生。擅长山水、花鸟,亦能人物。 罕翁。男,汉族,广东新会人。早年临《芥子园画谱》兼画
沈一斋的花鸟画深受海派名家任伯年、吴昌硕的影响,时而 肖像,中学毕业后从事印刷及广告美术工作,业余潜心研习
工整秀丽,时而粗笔重彩,直抒胸怀、气势十足。 书画,获岭南画派高剑父、高奇峰教益,画艺日趋成熟。
055-09 055-10
王昱 胡漪如、陈巨来
王昱(1714——1748),清代文人画家,字日初,号东庄老 1 胡敬(1906—1941),字漪如,合肥巢县人,生于书香世
人,又号云槎山人、丹林,江苏太仓人。与清代画家王玖、 家。父亲胡维藩,先后主治如皋、泰州诸地。祖父胡仙槎富
王宸、王愫合称“小四王”。东庄老人师承娄东“四王”一脉, 甲一方,参加淮军,与张树声、刘铭传、陶质夫友谊深厚。
喜山水,其画淡而不薄,疏而有致,笔意在倪瓒、方从义之间。 丈夫张豫祖(张敬安)为南通张揅之养子。张揅即实业家、
状元张謇的三兄。2 陈巨来(1905-1984),名揅,字巨来,
以字行。号揅斋、安持,晚号瞢叟,斋名安持精舍,浙江平
湖人。赵叔孺弟子。擅书法,尤精于篆刻,刻印功力深厚,
工致典雅。一生治印不下三万方。为当代金石大师、西泠印
055-11 055-12
社社员。著有《安持精舍印话》。
王一亭 陈佩秋
王一亭(1867 年—1938 年 11 月),号白龙山人、梅花馆主、 陈佩秋(1923 年 2 月 14 日 -2020 年 6 月 26 日),女,河
海云楼主等,法名觉器。祖籍浙江吴兴(今湖州市),生于 南南阳人,字健碧,室名秋兰室、高华阁、截玉轩。上海大
上海周浦。清末民国时期上海著名书画家、实业家、杰出慈 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
善家、社会活动家与宗教界名士。曾两次任上海总商会主席。 艺术顾问、上海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上海书法家协会艺术
加入中国同盟会,资助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任中国国民党 顾问、西泠印社理事,也是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的终身成
上海分部部长。上海光复后,历任军政府交通部长、商务总 就奖获得者。
长、中华银行董事。后任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救灾准备金保委
会委员长。曾任中国佛教会执行委员兼常委,上海佛学书局
董事长,致力于慈善事业。对海派书画艺术的繁荣和对外交
流贡献卓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