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4 - 中国书画日场
P. 254
044-01 044-02
董其昌 邹梦禅
董其昌(1555 年 2 月 10 日—1636 年 10 月 26 日),字玄宰, 邹梦禅 (1905-1986),现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 原名敬揅,
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 一作敬式,字悼堪,号今适,又号大斋、揅庐,别署迟翁。
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一度担任 男,汉族,浙江瑞安人。自幼即好书法、篆刻,中学毕业后
皇长子朱常洛的讲官。历任湖广提学副使、福建提学副使、 任职于浙江省图书馆,得马一孚、马叙伦、张宗祥等人指授,
河南参政,因病辞职。泰昌元年(1620 年),明光宗朱常 是西泠印社早期的社员之一。
洛继位,授太常少卿、国子司业,参修《明神宗实录》。天
启五年(1625 年),出任南京礼部尚书,因事辞官。崇祯
五年(1632 年),出任太子詹事。崇祯七年(1634 年),
044-03 044-04
回归乡里。崇祯九年,去世,谥号“文敏”。
张謇 曾熙
张謇(1853 年 7 月 1 日~ 1926 年 8 月 24 日),字季直, 曾熙 (1861-1930),衡永郴桂道衡州府(今衡阳市)人。字
号啬庵。江苏南通人, 祖籍江苏常熟土竹山,生于江苏省 季子,又字嗣元,更字子缉,号俟园,晚年自号农髯。中国
海门直隶厅长乐镇 光绪二十年(1894 年)状元,中国近 杰出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海派书画领军人物。清光绪
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江苏五才子”之一。 二十九年 (1903 年 ) 进士,官兵部主事、提学使、弼德院顾问,
先后主讲衡阳石鼓书院、汉寿龙池书院,任湖南教育会长。
工诗文,擅书画。
044-05 044-06
何维朴 任伯年(款)
何维朴 (1844 年—1925 年),湖南道县人,生于道光 24 任颐(1840 年- 1895 年),即任伯年,初名润,字次远,
年(1844 年)。 字诗孙,晚号盘止,亦号盘叟,又号秋华 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
居士、晚遂老人,室名颐素斋、盘梓山房。何绍基之孙。以 以字行,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人,
山水画著称,宗娄东派;书摹其祖何绍基亦得其形似。1925 清末著名画家。 自幼随父卖画,后从任熊、任薰学画,后
年卒于上海,享年 82 岁。 居上海卖画为生。在“四任”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
上画派”中的佼佼者,“海派四杰”之一。任伯年的绘画发
轫于民间艺术,技法全面,山水、花鸟、人物等无一不能。
重视写生,又融汇诸家法,并吸取水彩色调之长,勾皴点染,
045-01 045-02
格调清新。
陈元辅 王震
陈元辅,字昌其,艺术家,代表作《枕山楼茶略》等。 王一亭(1867 年—1938 年 11 月),号白龙山人、梅花馆主、
海云楼主等,法名觉器。祖籍浙江吴兴(今湖州市),生于
上海周浦。清末民国时期上海著名书画家、实业家、杰出慈
善家、社会活动家与宗教界名士。曾两次任上海总商会主席。
加入中国同盟会,资助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任中国国民党
上海分部部长。上海光复后,历任军政府交通部长、商务总
长、中华银行董事。后任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救灾准备金保委
会委员长。曾任中国佛教会执行委员兼常委,上海佛学书局
045-03 045-04
董事长,致力于慈善事业。对海派书画艺术的繁荣和对外交
孙儆 陆铁夫
流贡献卓绝。
孙儆,一作孙敬,字谨丞,一作谨臣,号沧叟。江南通州人, 陆铁夫,名龙,字惕父,号铁道人,老铁。江苏吴县人,寓
孙武第 74 世孙。中国近代教育家、书法家。清末举人,曾 居上海,山水宗“四王”,晚年隐居焦山,记游山水,图之
官通州知县,是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金沙中学、南通市通 成册,世人以为精妙。抗战时期逝世,年 70 余。
州区实验中学、通州实验小学等校的创始人。
045-05 045-06
孙鼎 钱伯揅
孙鼎(1908-1977),号师匡,安徽桐城人。由舅父周叔揅 钱伯揅(1738-1812)江苏阳湖人。字鲁斯、号渔陂、仆射
抚养成人。收其父影响喜藏书,精鉴赏,收藏青铜器、古泉、 山樵。国子监生。工书,宗李邕,为时所重。尝游学京师,
砚台具精。 从桐城刘大揅受古文义法,以师说称诵于其乡恽敬、张惠言,
遂有“阳湖派古文”之目。所居近仆射山,因自号仆射山樵。
伯垧亦工诗,著有《仆射山庄诗集》,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