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7 - 中国书画日场
P. 227
009-04 009-05
钱杜 姜立志
钱杜(1764—1845),程序伯文集作(1763—1844)。初名榆,字叔枚,更名杜,字叔美, 姜立志,毕业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
号松壶小隐,亦号松壶,亦称壶公,号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钱树弟。出身仕宦, 天津分会会员、天津市政协书画会员天津美协会员、天津
嘉庆五年(1800)进士,官主事。性闲旷洒脱拔俗,好游,一生遍历云南、四川、湖北、河 书协会员、南开大学客座教授、天津政协书画研究会会员、
南、河北、山西等地。嘉庆九年(1804)曾客居嘉定(今属上海),道光二十二年(1842) 天津青年美协会员、天津民革画院会员、威海画院画家、北
英军攻略浙江,避地扬州,遂卒于客乡。 京兆和世纪画院画家等。在绘画方面师从孙其峰、霍春阳、
刘文生、何家英、喻建十、贾广健等诸位老师,打下了坚
实的传统的绘画功底,其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大展并获奖,
并在国内外多种报刊发表,各地电视台做过专访和报道
009-06
马企周
009-07
马骀(1886~1937)清未民初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和教育家。字企周,又字子骧,别号环中子,
何维朴
又号邛池渔父。四川西昌人,寓居上海。回族。曾任上海美专教授。于画无不能,尤工北派山水,
布置严整,渲染深秀,惟作家气较重。著有《马骀画问》,其《马骀画宝》于 1928 年成书。 何维朴 (1844 年—1925 年),湖南道县人,生于道光 24
抗战前卒,年约五十许。 年(1844 年)。 字诗孙,晚号盘止,亦号盘叟,又号秋华
居士、晚遂老人,室名颐素斋、盘梓山房。何绍基之孙。以
山水画著称,宗娄东派;书摹其祖何绍基亦得其形似。1925
年卒于上海,享年 82 岁。
010-01 010-02
金城 齐白石
金北楼(1878-1926) 名金绍城,字巩伯,一字拱北,号北楼,又号藕湖,浙江吴兴人,生
于光绪戊寅年 (1878 年 ) 九月。金城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天性喜爱绘画,山水花鸟皆能,兼
工篆隶镌刻,旁及古文辞。因没有老师传教,就在家里临摹家藏古代名人画迹,到后来所临
字画几可乱真。金城家学渊源,对古器物字画收藏甚富。兄弟姐妹早年都游学欧美。他本人
亦在英国伦敦铿司大学攻读法律,曾道经美国、法国,考察法制兼及美术。
010-03 010-04
居廉 杨善深
居廉(1828 年 9 月 22 日- 1904 年 5 月 5 日),广东省广州府番禺县隔山乡人,原籍江苏 杨善深,男,汉族,广东台山人,1913 年出生广东赤溪。
扬州宝应县,字士刚,号古泉、隔山樵子、罗湖散人,是中国近代岭南地区著名的国画画家, 12岁开始临摹古画,17岁移居香港,二十岁始从事国画创作,
和其从兄居巢并称“二居”。 他初时学宋光宝和孟丽堂,后吸收各家之长,自成一家。笔 二十一岁在广州首次举办个人画展,二十二岁留学日本东京
法工整,设色妍丽,在继承和发展恽寿平没骨画法基础上,广泛运用了撞水和撞粉法,继承、 都堂本美术学校,二十五岁回国,1940 年赴南洋举办个人
发展和完善了“居派”艺术。代表作品有《十二分春色》。 画展,在新加坡邂逅徐悲鸿合作绘画多帧。同年作品入选在
苏联举办的“中国美术展览会”,并任中国文化协进会会员。
010-05 010-06
康有为 温永琛
康有为(1858 年 3 月 19 日—1927 年 3 月 31 日),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 温永琛(1922-1995),广东鹤山人,生于香港。综览历代
更揅、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 碑帖,篆、隶、行、草、楷皆精,尤擅微书,有「神眼」美誉。
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对国画之花鸟人物,尤为卓妙。
010-07 010-08
樊熙 谢月眉画、钱名山题
樊熙(?-1931)字羲臣。杭州人。自清末及民国中期,历任省内各校图画教员。善山水,仿戴熙, 1 谢月眉(1906—1998):名卷若。江苏常州人,女画家,终身未嫁,长期随三弟谢稚柳、
亦擅仕女、花卉。 陈佩秋夫妇寓居上海。民国时期中国女子书画会发起人之一。其 24 岁所作《牡丹图》刊于
中华书局 1931 年《当代名人画海》。谢月眉是民国时期海上著名女画家和中国女子书画会
发起人之一。曾与画友多次在沪举办画展,因其修养深厚,技艺精湛而深得好评。其 24 岁
所作《牡丹图》刊于由中华书局 1931 年出版的《当代名人画海》,在当时的海上画坛有一
定的影响。2 钱名山(1875—1944),字梦鲸,振揅。世居江苏常州菱溪,是著名诗人和书
法家,与胡石予、高吹万并称为“江南三大儒”。光绪二十九年 (1903)进士,官至刑部
主事。时事多难,他上书言事均留中不用。宣统元年(1909)愤然辞官归乡,在常州东门外
开办书院“寄园”,读书经世,桃李满天下,使常州学风为之一振。培养了大批书画诗词方
面的泰斗,如:谢玉岑、谢稚柳、马万里等,著有《名山集》《名山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