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中国古董珍玩专场
P. 27

1517



            清乾隆
            青花纏枝西番蓮紋賞瓶

            款識:「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
                                                                                   1517(mark)
            ———

            A FINE AND RARE BLUE AND WHITE
            BOTTLE VASE

            Mark and Period of Qianlong
            H: 37 cm
            RMB: 1,000,000-1,400,000

                賞瓶創燒於雍正時期,因其多以青花繪纏枝蓮
            紋,寓意「清廉」,故常被帝王用作賞賜用瓷,以
            期臣下為官清廉,故又名「賞瓶」。據《清宮造辦
            處活計檔》載,雍正八年 (1730 年 )「十月三十日,
            海望奉旨將賞用瓷瓶依畫樣呈覽,交年希堯燒造些
            來」,檔案中之「賞用瓷瓶」即應指賞瓶。賞瓶自
            雍正朝創燒伊始,即成為清代御窯瓷器之經典品種,
            一直延續燒至清末。
                而本品器身通體繪九層紋飾,瓶口飾海水紋和
            如意雲頭紋,頸部飾蕉葉紋及回紋,腹部為花卉紋、
            如意紋以及大面積的纏枝花卉紋,脛部繪蓮瓣紋和
            卷草紋,整器紋飾層次分明,風格各異,青花色澤
            淡雅,白釉滋潤,底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
            篆書款。
                有清一代宮廷御瓷的一些品種與器形始終前後
            相襲,每朝必備,每歲必制,舊檔稱「歲例供瓷」,
            青花賞瓶是為一例。其形乃雍正朝督窯官唐英「參
            古今之式,動以新意,備儲巧妙」而奉旨燒造的款
            式,是清代宮廷傳統御賞之器。雍正皇帝專用於賞
            賜功臣,乾隆以後歷朝相襲。上海文物商店舊藏一
            件乾隆者,亦為此種樣式,見於《清代瓷器賞鑒》,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年 1 月,頁 134。瀋
            陽故宮博物院亦藏有一件,著錄於《瀋陽故宮博物
            院院藏文物精粹─瓷器卷上》,瀋陽故宮博物院編
            著,2008 年,頁 36。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