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6 - 北京保利 艺林藻鉴—古代书画
P. 406
810
吴 伟(1459-1508) 林和靖探梅图
立轴 设色绢本
WU WEI SEEKING PLUM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r on silk
1
1
151×96.5 cm. 59 /2×37 /2 in. 约13.1平尺
RMB: 120,000-150,000
钤印:吴伟 吴伟所创造的高人逸士形象都有鲜明的特点,其多具昂扬
著录:1.《日本所在中国绘画目录》,第59页,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 自信、豪迈洒脱之风采,而不是消闲懒散、抑郁颓废的类型。
究所,1982年。
2.佘城编《中国历代画家存世作品总览》,第414页,文史哲 这些艺术形象代表着他理想的人格,也是画家本人内心生活的
出版社,2017年。 写照。在这些作品中,都以不多的景物点缀,如数丛竹、几片
3.赵晶著《明代画院研究》,第359页,浙江大学出版社, 石、轻风和流水等描写,成功的创造出理想化的环境,为突出
2014年。 人物性格发挥了烘托作用。这一艺术特点在本件《林和靖探梅
出版:户田祯佑、小川裕充编《中国绘画总合图录 续编》第三卷日 图》中就有体现。
本篇,JP12-525,东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林和靖是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因厌倦官场,隐居于杭州西
湖,终身不娶不仕。惟喜植梅养鹤,尤其是爱梅入魔,不仅在
小孤山遍植梅花,歌咏啸傲其中,更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
子”,后人称之为“梅妻鹤子”,并逐步演变为历史典故。图中
山腰间,一棵虬曲劲拔的古梅横卧而出,几乎占满大半个画面,
枝干上白梅点点。而和靖先生带着携琴童子正欲过桥去往对岸赏
梅。山谷之中,似有暗香浮动。
画中人物开脸用细腻流畅的莼菜描,衣纹却运写意法,笔墨
遒劲迅疾,粗细跌宕,转折方便,抑扬顿挫,富有韵律和动感,
显然吸收了南宋梁楷的“减笔描”或“折芦描”,以及戴进的
“钉头鼠尾描”。梅干曲折分节,粗线勾勒突出节疤。斜生横长
的枝条劲健挺拔,纵横交错,相近的画法可以参考《画苑掇英》
中出版的吴伟《林和靖诗意图》。
全作依然可以看出受到南宋马、夏系统的影响,绘一角之
景,倒挂拖枝的梅花、大斧劈皴山石、大片渲涮之水墨,为其粗
笔人物画中最常见的面貌。惜款“小仙”二字不慎为妄人挖去,
仅存印章。明代詹景凤在总结吴伟与南宋院体画风之间的区别时
说到:“马、夏笔笔注精凝神,伟则任意纵心,直施横抹,然靡
不神飞精透”。确乎如此,浙派的笔墨更放纵,特别是吴伟,似
乎有意要使你感受到作者在运笔时的那种气势和熟练程度。吴伟
的画风在当时影响很大,张路、蒋嵩、汪肇等浙派画家,大多直
承其法,由于他是江夏人,遂又有“江夏派”之称。
吴伟《林和靖诗意图》(见《画苑掇英》出版)